勘察設計站2006年工作總結及2006工作計畫安排

2006年,勘察設計站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構建城鄉建設發展新高地”為目標,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我市建設工作中心任務,規範市場秩序,提高勘察設計質量,貫徹執行建築節能標準,推動勘察設計創新創優,強化抗震管理,並取得一定成效。sO100

一、2006年工作完成情況

今年,全市勘察設計行業完成建築面積平方米,實現產值萬元,比去年同比增長%。審查各類建築工程210項,建築面積340萬平方米,審

查違背強制性條文138條,發現重大安全隱患30個,不良報告記錄數2條,經審查修改設計後節省投資約450萬元。建設五湖新區、東湖上城等建

築節能小區9個,187.8萬平方米,全部實現節能50%,下發規範性檔案11個,集中組織3項專項檢查,通報企業3家,處罰2家,罰款4000元;

其中抗震加固調查50萬平方米。引進高水平設計院18家,來我市承接設計任務。

(一)完善管理,嚴格監督,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場

加強市場管理,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是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確保勘察設計質量的重要保障。工作中,我們積極完善管

理機制,強化行為監督,以確保勘察設計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嚴格資質管理,提高隊伍素質。今年,在資質年檢及審批工作中,我們堅持“四公開”和“四嚴格”的原則(即公開管理許可權、公開審批

條件、公開審批程式、公開審批標準、嚴格條件、嚴格程式、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加大管理。

一是加大年檢審查力度。在今年的年檢中,先後聘請17位專家,分企業資質考核組、市場行為考核組、設計質量考核組,採取打分的方法,對

全市46家勘察設計企業進行檢查。年檢合格的企業總計38家,占總數83%,年檢基本合格的企業8家,占總數17%。此次檢查,在總結經驗的同時

對行業存在的重效益、輕質量,重圖面、輕文字,重時限,輕把關等普遍問題進行了通報,並制定了整改措施。通過年檢使各勘察設計企業進一

步認清形勢,找準企業的立足點,確定了企業的發展目標。

二是嚴格對勘察設計的資質審批。制定了“控制短線、發展長線、控制數量、發展質量”的勘察設計隊伍發展戰略,嚴格按建設部頒發的資質

標準進行資質初審,今年增項、轉正勘察設計企業共7家,無新增企業,從源頭上控制了整體隊伍結構和素質。

——規範準入條件,創造良好環境。引進高水平、高質量的市外、省外單位參與我市勘察設計市場競爭,有助於提高我市勘察設計水平,繁榮

建築創作,但管理措施必須跟上;才能達到既開放市嘗又穩定和規範市場的目的。為此,我們進一步健全完善準入、備案、清出等各項制度

。實行資質與資格雙重掛鈎、動態管理,提高外埠入慶企業標準,改變外埠勘察設計企業的備案方法。對甲級勘察設計企業變逐項備案為年度

備案,並對該單位承擔的項目進行跟蹤問效。對於嚴重擾亂我市勘察設計市場的外地、市乙級以下中、小勘察、設計企業,或勘察設計市場信

譽較差的,不得進入我市勘察設計市場承攬勘察設計任務。同時將外埠註冊管理許可權下放至五區、四縣建設局及開發區建設局,充分發揮縣、

區建設局的能動性,簡化了辦事手續,既有利於外省市高水平、高質量的隊伍進入我省,又規範了他們的市場行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

先後有北京航天設計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建設設計研究所、上海同濟大學設計研究院等18家外埠企業來我市承接任務,極大地豐富了我市的勘

察設計創作。

——加大清理整頓,維護正常秩序。工作中,我們更新固有的“重許可、輕監管”的觀念。並從實際出發,轉變管理方式。

一是充分調動基層管理部門的積極性。從我市勘察設計市場違章現象分布情況看,勘察設計行業管理薄弱的縣、鄉、鎮等地往往是違章多發地

區,故僅僅依靠市勘察設計主管部門來管好市場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我站將勘察設計市場監管權力下放,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