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技推廣站工作總結

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建設:結合高產創建活動,在丹水、田關、回車、五里橋等鄉鎮建立了小麥、玉米、水稻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範區和千畝示範片,百畝示範方。

通過項目的實施,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習慣由過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為氮、磷、鉀、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變為測土配方施肥,過去靠多施肥求高產轉變為計算產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顯提高,有效地解決了施肥不合理問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土壤中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趨向平衡,減少了養分流失,初步達到了土壤養分的均衡協調;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殘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對土壤的人為破壞,改善了項目區土壤環境質量,有利於生態平衡,促進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4.2土壤有機質提升補貼項目試點工作:今年我們繼續在4個鄉鎮開展3萬畝施用商品有機肥提升土壤有機質,其中丹水鎮1個村6000畝回車鎮2個村8000畝,五里橋鎮3個村8000畝,重陽鎮4個村8000畝;涉及農戶7000多戶,共發放商品有機肥3000噸。在項目區的回車、五里橋2個鄉鎮3個村建立了5個調查點,已經對8個點取土化驗,開展土壤有機質補貼項目效果監測點5個與試驗點3個,定點監測實施效果。

2 存在問題及2011年工作計畫

2.1存在問題

一是農技推廣經費缺乏,農技推廣業務活動及公益性調查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難以開展;二是專業技術人員存在缺位斷層現象,在實施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的科技項目時,工作進度跟不上上級要求,材料整理不夠及時。專業技術人員緊缺,工作忙不過來。

2.2 2011年工作計畫

一是服務全縣糧食生產,做好生產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全年完成大型生產調查14次以上,提出作物生產技術意見,指導民眾抗災減災,增產增收。

二是繼續完成測土配方施肥國家補貼項目的工作目標任務。

三是服務全縣特色農業,搞好獼猴桃、食用菌等的示範及技術指導服務。

四是利用電視、以會代訓、印發技術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技術培訓20項次以上。

在實體工作方面,以食用菌推廣中心為龍頭,在做好技術服務的基礎上,搞好經營,確保農業發展基金上交和無編制人員工資發放,保證單位工作正常運轉。

保障措施:一是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明確分工,各負其責;二是狠抓精神文明建設,促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