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助理大學生村官工作總結

2011年12月,本人參加大學生西部計畫在銅仁地區江口縣民和鄉服務期滿,又參加貴州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考試,現服務於合興鄉鏇廠鋪村。至2011年12月,本人在合興鄉鏇廠鋪村村委會擔任主任助理一年來,在各級黨組織的關心和培養下,在村支兩委領導的悉心教導下,本人靜下心思學習,俯下身子做事,拜民眾為師,以優秀農村幹部為榜樣,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逐漸走向成熟,贏得了當地幹部、民眾的信任和支持,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準確定位,轉變角色,積極主動融入到民眾中去,努力提高民眾工作責任感。

本人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畢業後,因參加大學生西部計畫,經歷一個複雜的轉型期,包括角色、心理和處事方式發生的變化,讓自己開始變得成熟,對理想的認識進一步理性。同時,在正式上崗以前,參加省、地、縣組織的崗前培訓,各級領導和一些優秀“村官”的“諄諄教誨”,更加堅定了自己“到民眾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一名基層經驗嚴重不足,社會閱歷不夠的學生,想要在農村廣闊的天地發揮自己所學、所知,更好地服務當地民眾,本人深知還有很多現實困難難以解決,尤其是作為“村主任助理”到崗後,如何幫助村主任做好農村工作,履行崗位職責等。為了儘快進入“助理”這個角色,本人經常通過《大學生村官論壇》、《德江政府網》、《今日德江》、《銅仁日報》和《合興之聲》等媒體,了解了關於合興鄉的一些基本情況,包括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新農村建設和發展重點等情況,使本人對鏇廠鋪村在全鄉經濟發展中的優勢和不足有了初步的了解。通過走訪村裡的老黨員、老幹部和部分民眾代表,了解了鏇廠鋪村的基本情況,黨員幹部、人口分布、村寨分布、村容村貌、村情民俗等情況,做到了心中有數。

同時,本人以收取農村合作醫療、宣傳計畫生育全程管理服務政策、召開民眾大會等日常工作為契機,經常到村寨、農戶家中走訪,與民眾拉常家,認真詳細的宣講黨和政府相關路線、方針、政策,聽取民眾對本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熱情主動地服務民眾,讓本人很快就進入了真實的工作狀態,也進一步拉近了我和村委會同事、村民間的距離,融洽了關係,提高了做好民眾工作的責任感。通過深入走訪,進一步熟悉了鏇廠鋪村的情況,激發了“紮根農村、服務三農”的鬥志,也使本人對“村官”這一職業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為實現從城市到農村的轉變、從學生到村官的轉變打牢了基礎。

二、加強學習,謙虛謹慎,積極主動融入到學習中去,努力增強民眾工作源動力。

到崗位後,由於實踐知識匱乏,對農村情況不了解,工作方法不熟悉,工作中時常遇到棘手的問題,在積極向村支兩委班子成員和老黨員、老幹部請教的基礎之上,為更好地服務工作,找準工作切入點,做好民眾工作,本人始終以良好的心態,在工作中學習,藉助村主任和其他同事的豐富的農村基層工作經驗,堅持多學、多問、多聽、多記、多請教,不斷學習切合本村實際的工作方法;同時,對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進行了系統學習,著重學習了xx大、xx屆四中、五中全會、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精神及中央、省、地、縣、鄉各級對農村工作的有關檔案和會議精神,認真查缺補漏,虛心向書本、網路學習,向領導幹部學習,向工作實踐學習,向人民民眾學習,向老黨員老幹部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工作使命感,不斷為紮實開展民眾工作提升源動力。

通過不斷學習,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本人認真總結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民眾生產生活中的新變化,充分利用村務政務公開欄和創辦《今日鏇廠》月刊,積極向民眾宣傳黨和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村委重大決策事項。同時,還積極向外界媒體投稿,努力宣傳農村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和先進典型。全年,共創辦《今日鏇廠》10期,被外界各類媒體採用搞件190餘件,其中,《貴州日報》5篇,《當代貴州》1篇,《銅仁日報》30篇,《今日德江》40篇,縣內信息23篇,黨和政府主要網站83篇,《德江新聞》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