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農村建設工作總結

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新農隊辦的悉心指導下,在新農隊隊員和全鄉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三塘鄉黨委政府始終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要求,以加快項目建設為載體,以夯實基礎設施為依託,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動力,以助農增收致富為目的,從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手,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因地制宜、分類實施,統籌協調、強力推進,全鄉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再上台階,現將我鄉2011年上半年新農隊辦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大投資與協調力度,有效提高三塘新農村建設進度

(一)立足山區實際,最佳化產業布局,全面繪就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藍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前提是生產發展,而我鄉由於自然資源、生產條件的原因,在發展環境和發展水平上都遠落後於其他鄉鎮,全鄉各村組之間也存在著極大的發展不平衡。鄉黨委政府深知加快經濟發展、促農增收致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中之重,而發展速度的快慢和發展水平的高低在於能否找出一條符合本鄉實際的發展路子、繪就一幅發揮氣候優勢的發展藍圖。在對三塘實際深入了解、氣候特點準確把握和對市場環境充分熟悉的基礎上,鄉黨委政府立足全局、審時度勢,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一主線,抓住山區氣候冷涼的特點,變被動為主動,化劣勢為優勢,在不斷鞏固洋芋、玉米、小麥、苦蕎、油菜等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以萬壽菊、金銀花、草烏、三七、半夏等為主的特色小產業,著力提高農民民眾的經濟收入,致力改善山區農村的生產條件。在鄉黨委政府的強勢推動下,在全體幹部職工的不懈努力下,在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回響下,在鞏固前期成果的基礎上,2011年上半年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再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全鄉產業布局進一步最佳化,特色產業呈現出規模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以箐門片區為中心的全鄉4000畝的草烏種植基地已基本成型,呈現出規模發展的態勢;引進文山個私老闆到李子箐、隆德等村寨,投資種植三七4000畝,鼓勵當地農戶試植試種三七53畝,以政府推動,黨員帶動,民眾聯動的方式促進三七產業的快速發展;在阿定1200畝萬壽菊種植基地的輻射帶動下,全鄉實現萬壽菊種植面積6500畝;投資8萬元從山東引進優質金銀花苗10萬株,免費提供給部分科技意識較強的民眾進行種植,累計在隆德、方擺、李子箐、箐門四個村委會示範種植金銀花250餘畝,其中隆德村百畝金銀基地已建成並初現成效。

(二)突出發展重點,完善基礎設施,傾力打造引領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組。在全面鞏固傳統產業,不斷壯大特色產業,保持全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的基礎上,鄉黨委政府以打造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組為重點,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為依託,以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為目的,推行以點帶面的工作方法,不斷鞏固新農村建設持續推進的大好局面。大俱久的村間道路硬化、學校改建工程以基本完工。規劃投資50萬元的莊科州級新農村建設項目已進入準備階段,省級新農村建設項目連城村黨員活動室建設工程正在審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