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師訓經驗總結及反思:創新校本培訓模式,提高校本師訓效益

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國際化潮流,作為教師專業化發展核心途徑的教師繼續教育也逐漸從機構培訓走向校本培訓。所謂校本培訓,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的規劃和指導下,以教師任職學校為基本培訓單位,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為主要目標,把培訓與教育教學、科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的繼續教育形式。學校要成為“學習型組織”,教師繼續教育的目標管理、動機激發、分類指導、工學矛盾、質量與效率、效果評估等問題,實際上只能倚重於“校本”才能解決。

校本培訓作為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引擎,它集時效性、實踐性和專業性等優勢於一體。我校早在XX年初,就調整了辦學策略,把校本師資培訓看作是教師的最大福利,並定為學校內涵發展的核心工程,希望以此來激活教師教育教學潛能,不斷提高其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一、我校校本師訓情況的介紹

新一輪課程改革都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從“經驗型”向“研究型”轉化,教師必須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多年來,我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近年圍繞構建“學習型科研型和諧型”三型卓越學校這一中心,進一步加大了校本師訓的投入和研究。首先是在學校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師資隊伍建設的工作目標,即學校通過多途徑、多形式、高質量的教、學、研一體化培訓,不斷提高每一位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打造一支富有活力、充滿激情、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的教師隊伍。其次是在具體培訓中,我們進行了周密策劃,保證了培訓的規範性和有序性。主要體現在:(一)嚴密組織,分工明確,務求系統性。學校成立了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各處室職責明確,培訓內容體現了層次性、系統性。(二)根據教師需求,分層次培訓,富有針對性。1、開展校級教壇新秀、教學能手、骨幹教師的評比工作,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2、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全面培養和鍛鍊青年教師的素質和能力;3、實施“名師工程”,多管齊下,幫助教師克服高原現象。(三)立足校園開發資源,加強教師培訓,講究多樣性。一是利用校園網路優勢,讓教師通過網路進行瀏覽。二是請專家來校講學。三是學校定期舉行各項課堂教學展示,如匯報課、比武課、評優課、教學能手課、骨幹教師示範課等。四是發揮學校優質資源,開發與實施校本課程。五是培養競賽教練員,組織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六是培養輔導老師,積極開展社團活動。

二、我校校本師訓模式的創新

我校的校本師訓主要圍繞教學與管理兩條線,抓住新教師和骨幹教師兩大群體,進行聯繫實際、多途徑的培訓。校本培訓模式的操作程式緊緊圍繞“教、學、研、管”幾者之間的內在關係來設計。以教學實踐能力提高為突破口,找準教學實踐中的薄弱環節和發展需求進行培訓規劃。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及發展需求,提出培訓學習的內容和研究內容,明確培訓的目標任務。為實現提出的培訓目標,建立培訓管理保障體系及其相關機制。在常規培訓模式的基礎上我們還經常採用以下幾種師訓模式:

(一)骨幹示範式

骨幹示範式即指在校本培訓中,充分發揮本校各層次骨幹教師的輻射、幫帶、示範作用,對全體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相關內容的培訓。

學校里的骨幹教師,他們的綜合素質相對較高,加之被推薦參加國家級、省級培訓或參加地市級培訓,他們在教育教學專業發展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往往先行一步。校本培訓中注意發揮他們的骨幹帶頭作用和教育教學綜合優勢,讓他們在學校或教研組、年級組裡確定相應的主題,帶領大家一起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或獨立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示範、現身說法等,讓普通教師從骨幹教師成長發展中吸取經驗和營養,有利於提高教育素養。這類骨幹還與年輕老師尤其是新教師結成了師徒式的“一幫一”或“互動式”關係,每年都要簽訂新老教師“師徒”契約,讓學科教學、高三教學、班主任工作三個類別中的“新崗”老師與相應的骨幹結成師徒,捆綁考核。充分利用教育教學問題情境中的觀察、臨摹、反思、探究等,促進問題的發現、思考和解決,使教師師徒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二)專題講座式

學校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及學校發展、教師發展的需要,定期不定期組織相關繼續教育內容的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學習心得體會匯報會等,讓全體教師集中參加,認真傾聽和研討講座、報告的信息,從中開闊視聽,接受新知,豐富自我。我校每年都要舉辦教育教學管理相關專家學者講座五次以上。近三年,分別邀請過新加波崔永紅教授,教育部王文湛、陶西平先生,多元智慧型理論套用專家孫慶均教授,上海教師發展研究專家陳珍國教授以及全國知名教育管理者北京十一中校長曾良軍、北京十四中校長王建宗、教育專家錢志亮、全國知名班主任李曄、知名語文特級教師劉建瓊、湖南教師繼續教育中心李再湘等來校講學。這種校本培訓方式耗時不多,信息量大,受益面廣,是相對集中系統培訓的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