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名師培訓總結

XX年5月7日我有幸參加了xx市中國小名教師的培訓,開始了為期5天的學習。這次的培訓請來了許多有名的專家學者給我們講課。這些教授這給我們講授了:如何做教育科研課題;如何提煉教師的智慧,形成自我的教學風格;如何選擇和品讀教育教學名著;如何利用網路資源提高教育教學能力。這些教授學者們給我的感覺是文學底蘊深厚,見解獨到,給了我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們獲益良多。以下是我學習中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

黃xx教授給我們深刻地闡述了五國基礎教育發展的趨勢。剎一聽,主題很大,覺得離自己很遠,細一想我們作為一名教者最基本的必須理解當前國家以及國外的教育發展形勢,才能樹立好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目標,才能確立培養學生成長的方向。打從師範畢業已是13個年頭了,當年的滿腔熱情,也有點被這山區落後的條件和環境磨滅了,感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屢受挫折,總在怨天由人,學校的教學設備設施落後,學生的素質低下。其實歸根結底是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識的跟不上時代。我覺得自己應該不斷更新自己教育教學的理念,看清前方的路,因地制宜,利用好自身的資源,條件,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法武裝自己的頭腦,做教育的踐行者。

二、科研立足於教學基礎,基於實際行動。

“做課題”不是寫論文。做課題搞科研就得實實在在的去做。這是閆教授的話。我也有同感。許多人做課題都是帶著一顆功利之心去做,心不正,如何做得好學問呢?所以做出來的學問都是虛假的。我一開始接觸課題是XX年在我們學校校長以及一些骨幹教師的帶領下參加了中央教科所的重點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子課題《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山區國小生語文素養的研究》,當時對做課題的認識還是很膚淺的,課題實踐的許多工作都分配給了許多有經驗的老師,而我倒成了一個“門外漢”。慢慢地,我這個小徒弟跟著一群老師傅,陸續地開展起幾個課題的研究:xx省中國小教學研究“xx”規劃課題《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的子課題《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不同年級的設計與運用》,xx市德育課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與健康人格有效養成研究》的研究xx市德育課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留守兒童教育策略的研究》。我在做課題的時候都能自覺地針對自身教學中的問題,採用適宜的方法積極主動地進行實踐。如,我們在做廣東省中國小教學研究“xx”規劃課題《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的子課題《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不同年級的設計與運用》這一課題的時候,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了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實踐法。制定好明確的計畫,開展一列行之有效的活動:1、分學段選擇讀物。2、開展各學段特色活動中華傳統文化讀書博覽會。3、開設傳統文化專題講座。4、評比“書香班級”。5、每周一節中華傳統文化綜合實踐課。6、開展“尋訪家鄉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7、開發校本課程。踏踏實實,基於行動,所以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課題順利結題,並受到省市專家的好評。

三、教師應有自我個性風格

接觸閆教授所講的“如何形成自我教學風格”這一講座,覺得“教師教學風格”這一短語對於我來說感覺還是挺新的。從教授的講座里,我能感受到許多名師鮮明、突出的教學風格。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xx師範大學附屬國小的江xx老師的教學風格——高效課堂,圖解語文。江老師能套用圖解語文的教學策略,把思維導圖溶於課堂中,利用思維導圖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使學生各自的閱讀收穫都能得到互補,完善和擴展,並最終以閱讀思維導圖的圖式來整合,使語文課堂更加高效。江老師獨到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模式確實讓我欽佩不已。閆教授說“教無風格,何以立教”。從業以來,一直只是秉持著“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就可以了這種思想,卻沒有更深刻地明白到教師應更好地凝練自己的個人風格。那么我的教學風格又是怎樣的呢?——自由、開闊、和諧。我講課從不規矩,不拘形式、上著上著課,突然會扯到人文、地理、時事、民風民俗等。我告訴我的學生,語文不局限於“教科書”,真正的語文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必須張開翅膀,用睿智的雙眼才能觸摸到它,我的講課用得最多的那幾句話就是:“你讀懂了什麼?”“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有什麼不懂的?”“不要認為答案在老師的腦袋裡,答案自你的腦袋裡這就是我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