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師形象培訓學習心得

五、教師要做好自我心理調節和學生的心理諮詢師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認識到作為教師個體,必須適應教師職業緊張而繁忙的特點,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到:敬業、寬容、淡泊、放鬆。教師在工作中正確地看待競爭,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對手,就會心地開闊。對工作中的名利榮譽,趨之若騖,得到歡喜,得不到就失落,這樣的教師心態常常在不平衡中波盪。教師職業的緊張與壓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除了要鍛鍊好自己的身體外,還要學會放鬆自己的心態。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時間放鬆心態。在和同事、家人、親朋的溝通交流中,調整心態,放鬆自己;在和學生的交談中,探討教育教學的有效途徑,既是無意工作,又是調節心態。百忙抽閒,必不可少,放鬆心態的方式多種多樣,體育鍛鍊、靜坐、聽音樂……教師在做好了自我心理調節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諮詢師,作為教師,我們為學生考慮的如此周到,甚至於更多的教師既是老師又是保姆,辛勤的付出換回來的好象事與願違。但冷靜的想一下,可能就是我們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就是我們對那些有可能升學的孩子們的“照顧”,使得他們生活中充盈著自信、自足、自我欣賞和對自己能力高於實際能力的評價。這些看起來很正面的性格和情緒特點,當其發展的水平與實際水平不同步時,這些學生的整個內心世界就動搖了,並會產生與原來相反的評價問題:由過於自信轉化為對自己能力和發展潛力的懷疑。當然這些懷疑會伴隨著低落的、沮喪的情緒,更多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就相伴產生了。試想想這些問題也確實是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用我們的功利的期望帶來得。所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動機,我們確實應該承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個性形成的關鍵時間裡,我們應該給他們什麼?我們能夠給他們什麼?所以,我就感覺到,我們應該首先告訴自己,你應該成為一名合格的學生心理健康指導老師!因為孩子的學科知識可以在後續學習中獲得,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錯過中國小的黃金時間,孩子會為我們的錯誤付出終生的幸福為代價的。

六、教師就在研究和反思中不斷提升,成為一個思想者。

這一次的學習我深刻的體會到要做專業的教師,做智慧的教師,做幸福的教師,明確了進行科研的具體方法、步驟、以及格式,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套用所學知識去記錄、研究並探討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點滴,要象一位前輩說的那樣:“人,不能個個都大福大貴,老師,也不可能人人都大名大利,但卻能個個活得有品位,人人教的有詩意。但願我們的教育教學無時無刻不都洋溢著生命的自由暢想!”

總之,現代教師的角色應是:診斷者、學習指導者、思想與心理的輔導者、教育研究者、管理者、評價者與激勵者、教育共同體的協調員、不斷進取的人。“教師應做真人。真人不是完人。真人就是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不斷追求進步的人。他可以知識不豐但有學而不倦的求知精神,他可以行為有暇但卻不斷改造自己努力求善求美。教師不是把他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而是用他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養求真求善求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