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心得

第五, 在利用預設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時候,如果學生離自己的預設答案太遠的話,可以先表揚學生,然後直接將學生引導自己的情境中。

這幾條講解繪本的要點是老師在我進行演課之前帶領大家一起總結的。我在聽的時候也感覺老師的建議非常好。但是,時隔幾分鐘,在自己講繪本的時候竟然將這些要點都忘得乾乾淨淨!所以,在老師們批課批到我的缺點和不足的時候,我毫無怨言,唯有羞愧。為什麼自己沒有學會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什麼講課時屢次出現相同的錯誤?為什麼沒能將這個故事講得繪聲繪色?為什麼······其實,有很多個為什麼要問自己。但是,還是要先看清楚自己的不足在哪裡。於是,認真對照老師給出的講解要點,進行課後反思。

第一, 注意了每張ppt的轉折過渡,而且為了記憶混亂,還特意在講稿中為每張圖定了小標題。這樣看似劃分精細,聯繫緊密。但是在自己講故事的時候並沒能把這條線索串聯起來。原因在於整條線索是斷斷續續的,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總是打亂故事的發展順序,穿插進一些無意義的敘述和引申。例如,在整個敘述過程中,總是說“這幅圖片”“看圖片”等等,把學生把小狐狸孵蛋的故事情境中拉出來,又強行把學生引回故事情節。非常混亂。尤其是在進行操練的時候,為了強調動作描寫,而強化寫作目標,這大大影響了學生的閱讀過程和閱讀興趣。還有,插入學生養小動物這一個環節,與主題設定無關,是敗筆。

第二, 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問題設定過於細碎,沒有設定關鍵問題進行有效引導。自己在閱讀的時候,有哪些新的發現,便認為學生一定發現不了,就在那裡設定了問題。結果,問題很多,卻不能有效地將整個故事串聯起來。如何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學生的接受情況相結合,設定有效而精妙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非常重要。這一敗筆,在本次演課中出現頗多。許多多注意,高度重視。

第三, 講故事的語言不夠生動,語調很平,對學生沒有很大吸引力。課後還需要苦練語言的生動性。多聽聽名家講故事,如若紅媽媽講故事等。主要是模仿語音語調以及說話的語氣。雖然一直以來都存在課堂講話聲音小語速快的問題,但是這次暴露的更加徹底。自己的發音方法還需要改進。

第四, 和學生的親近度不夠。沒有充分利用眼神和肢體語言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在講課的時候不知道何時該與學生進行交流,甚至在設定了交流的環節忘記了與學生交流。沒有自然大方地走進學生,表演成分很重,且表演略顯生澀。這就需要在課堂徹底放開自己。其實自己也知道要徹底放開,全情投入。但是,有時候會因為緊張而過度清醒,無法全情投入。

第五, 對學生的引導過於生硬,甚至是無效。導致整堂課的進度放慢,而且教學環節混亂。例如,總是在和學生討論小狐狸究竟會不會吃小鴨子的時候,學生明明已經很清楚,但是依然在和學生進行討論,就顯得乏味而多餘。還有讓學生組織語言,敘述狐狸孵蛋的一系列動作。卻繞了又繞才讓學生回答出問題。很尷尬。

以上是我對自己這次演課的深刻反思。細細想來,似乎一無是處。但是,必須信心滿滿地堅持下去。選擇走這條路,所有的磨礪都是必經。因此只有積極樂觀地面對,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夠迅速成長。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虛心求教。做好自己。愛自己本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