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暑假培訓心得範本

這個暑假的培訓,真讓我耳目一新。沒想到,四位專家的報告風格各異,讓我從視覺和聽覺上得以領略他們的風采。他們所講的每一方面都是我們一線教師面臨著的現實問題,讓我不停地對照自己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重新審視自己的數學課堂。教科所劉所長的一句話:“你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發展是否有效?”激起我的深思。回歸生活是教育的本質要求。教育與生活的關係是教育的基本關係,教育所面對的不僅僅是純粹的“科學世界”,還有人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在“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之間構築一個貫通的橋樑,就賦予了科學知識的教學價值性,充分體現了尊重人的生命地位、人格和尊嚴,關懷人的生命成長。反思自己的數學課堂,應該更多地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走進生活學數學,用數學的眼光來看生活,了解學數學的價值。因此,我要努力構建數學與實際生活的橋樑,引領學生奔向美好的未來。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幾點想法。

一、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整合所教教材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學習數學。

數學學習要關注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活生生的生活經驗,要成為學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大學生的知識接觸面,讓學生在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完善和發展,兒童生活在現實世界之中,每時每刻都與自然界、社會、他人發生聯繫,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產生許許多多的問號,從而產生進一步了解的欲望。他們並不是一張白紙,可以讓成人隨意圖畫,他們有著自己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的感性認識,在學校所學的新知識需要藉助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才容易被學生接受,變成學生自己的知識。 因此,數學學習不應當是單純的知識接受,而應當是學生主動地套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研究、探索新問題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成自己有意義的認知建構,並發展探索和創新的意識。

例如:《百分數的意義》這一內容,我在十幾年前上的和前兩個月上的,處理就大不一樣。

十幾年前教《百分數的意義》:1、我為學生提供許多百分數的材料讓學生閱讀來獲得有關百分數的知識。2、我提出比較某國小六年級哪個班的三好學生多來誘發學生研究百分數。

在那個年代,我重在我的主導作用的研究,忽略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生活經驗的沉澱,讓學生在我的指引下,步步被我牽著。

前兩個月教《百分數的意義》:1、讓學生課前收集大量有關百分數的信息。2、通過比較、交流、整理等學習活動,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的讀寫百分數,感受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與區別。3、通過解釋百分數的實際意義,體會百分數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和在生活中的廣泛套用。4、經歷材料收集、交流和表達的過程,促進個性化的數學理解和表達。

教學片段:

師:百分數同學們在哪還見過?

生1 :在商店看過。生 2:在衣服的標籤上看過。……

師:看來百分數在生活中用的非常廣泛,同學們在蒐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已了解了百分數的哪些知識呢?

生1 :我知道百分數怎么讀。生2 :我會寫百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