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和輔導員培訓心得體會

我是今年剛轉入學院的軍轉幹部,在機電工程學院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從9月份至今,在短短兩個月時間的實踐鍛鍊中,實事求是地講,我並沒有實質性地了解和掌握學院的布局以及各校區的教學情況,毫不客氣地評價自己還是一名徹頭徹尾的“門外漢”。但通過參加這次學院組織的新教師和輔導員培訓,聆聽領導授課、實地參觀見學、座談相互交流後,我深深地感覺到,本人對學院的概況、歷史、發展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思想上豁然開朗,認識上茅塞頓開,行動上更為自覺。靜坐長思,受益匪淺,概括地講主要有三點體會:

一、全面了解了學院的歷史和概況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學院的“前世今生”。學院歷史悠久。瀏覽學院網頁時,腦子裡始終回想著領導娓娓動聽的講述,學院前身是xx市農業學校,始建於1958年,已有56年的辦學歷史;機電工程學院前身是xx市八一農業機械化學校,成立於1960年,xx年12月併入xx農業職業學院,後更名為xx農業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實現了從國家級重點中專校到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的跨越。“一院四區”布局。培訓前我只知道學院有“四個校區”,但對其功能規劃並不了解,通過培訓才真正了解了各校區的教學重點,既有職業本科教育,又有職業專科教育;既有繼續教育,還有國際教育;學院既隸屬於北京市農委,又教育主管於北京市教委。巨觀看,學院占地81.2公頃,建築面積35.97萬平米,固定資產5.52億元。師資力量雄厚。如此雄厚的師資力量,在北京乃至全國職業院校中實屬罕見,不免心中升騰起敬仰之情,自我思量能夠加入這個集體、這個行業、這個隊伍中,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學院400多教師中,正高級22人、副高級127人、現有專業創新團隊5個、優秀教學團隊4個,不乏北京市優秀教師、教學名師、職教名師以及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學院教師品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是學院面向未來發展的“源頭活水”。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更為全面地了解了學院,為我及早適應新環境,掌握新業務,履職新崗位起到了較好的幫促作用。

二、理性地看到了學院發展的潛力

轉業進學院之前,從側面對學院的潛力和發展作了一些了解,認識也比較片面,但通過這次培訓才深刻地意識到,學院辦學宗旨明確,辦學理念超前,辦學特色鮮明,緊跟時代發展,緊扣教育短板,緊貼社會需求,為市場提供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型人才。我感到,學院辦學宗旨明確,始終一如既往地堅持“立足首都,面向全國,服務三農”的宗旨;辦學理念超前,堅持貫徹“以德為先全面育人,以實踐教學為主體,辦學與服務雙贏,開放辦學不斷創新”的先進理念;辦學特色鮮明,能夠著眼“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的發展戰略,以高職學歷教育為主體、多種形式職業培訓和社會服務與開發並重的“一體兩翼”的發展道路;緊跟時代發展,學院緊密圍繞黨的十八大提出的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戰略部署,依據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遵循今年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xxxx同志出席大會講的要“加快職業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出彩的機會”的指導思想,結合學院特色構建了現代職業教育遠景,搭建了教育體系,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實施具體,措施得當。緊扣教育短板,職業教育填補了我國教育的“短板”。學院依據教育規劃綱要,採取多種方式改進教學工作,打通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互通渠道,搭建起人才成長的立交橋,圓了職教萬千學子的求學夢,圓了萬千家庭的就業夢。緊貼社會需求,從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xx》顯示:高職大專院校初次就業率最高,甚至超過眾多“211”院校。這一點,我們農業職業學院功不可沒。學院秉承“立德、修業、求知、篤行”的院訓精神,以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加強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專兼結合的優秀教學團隊,建設綜合性、生產性的實訓基地,提升科研與“三農”服務水平,拓展國內外交流合作,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通過學院系統的技術培養,走出了一條不同於其他的發展道路,較好地解決了那些技術構成低的崗位沒人願意去、高端技術崗位想去卻又幹不了的勞動者與企業招工難的“脫鉤”怪現象。

三、增強了乾好本職工作的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