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化學教材教法培訓的點滴體會

我參加了縣進修學校組織的學段教材教法過關集中培訓,受益匪淺,尤其是李小芳老師講的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模式結構,對我改進化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啟示。下面,我將自己通過教學實踐摸索出來的幾點心得和大家做一交流。

通過教學實踐摸索,我認為要上好國中化學課程,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學:即就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學案下學習,包括教師的導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兩方面。教師的導學要求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每一個學案,針對學生自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精心設計導學思路,引導學生一步步達到掌握知識、提高綜合能力的教學目的。同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導思過程中應該充分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通過思考參與學習過程之中。如:在學習分子性質時,為證明分子之間有間隙,我為學生安排如下學習步驟和實驗:1、取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讓學生預測結果。2、實驗觀察到了什麼現象,請記錄結果。3、展開討論,進行小結。這樣學生就進入了自主學習階段。當然,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根據學習的內容採取不同的學習形式,可以實驗,可以討論,還可以展開調查等等多種形式。但在學生自學的同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鼓勵學生提問。

二、問:是指教師導學、導思的過程中創設的問題情景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的疑問。其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我們在第三教學環節中講授的重點。在這裡,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提出問題,這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最好方法。有位學者曾經這樣說過:“學問,就是學習問問題,但是在學校中學習一般是讓學生學習回答別人已解決的問題。”這段話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引導學生善於提問題,善於提有創新意識的、高質量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把課堂上提問題的權力給學生,讓他們充分思考、大膽想像,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我們看來是不切合實際,不能理解,但我們也要大膽鼓勵他們,不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尊心,教師可以從方法、內容、手段等方面加以引導,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講:即講解,講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回答不了的問題和提出的疑問。對於大多數即使沒有明確答案但學生可以理解的知識,在教學中可以不講或一帶而過。重點講解學生按現有知識和水平難以理解掌握的知識。

四、練:即就是對前面“學”的檢驗,是後面的“創”的基礎。通過針對性的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在你做練習時要精心設計一些開放的習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讓學生鑑別飽和食鹽水和蒸餾水,至少寫五種鑑別方法。這道題目一看學生就會選用硝酸銀溶液,可後面有五種方法,這樣一下子就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通過大膽的想像,就會有很多種答案。如:測導電性、加硝酸銀溶液、蒸發、浸泡新鮮蔬菜等等。通過開放性、多元化的題目訓練,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創:即就是在所學的基礎上有所創造、有所創新,具體表現在開放性習題訓練方面。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上,通過反覆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這個環節是前面四個環節教學的升華。<蓮~山 課件>所以這個創新能力的培養通常在課後來實現,如:通過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設計和操作、通過學生對科學原理概念的探究性學習的開展和實驗、通過學生對有創新意識的問題的的討論和研究等等來培養。因為這一部分內容所化的時間較多,必須通過學生的課後作業,興趣小組來完成。如:蠟燭的燃燒探究實驗。

上述教學環節是我在學習教材教法培訓時的收穫,可以看出這幾個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規律。在這五個環節中,“學、問”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是“創、練”的基礎,問是學的開始,學是再問的基礎,練是學和問的鞏固,創是學和問的升華。由於國中我們剛接觸到化學,必須以基礎知識為主,適當兼顧創新教育,所以在前兩個環節花了較多的時間,但五個環節相輔相成,不能孤立存在於教學中,我們應將它們靈活的結合成一個整體,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在教學上我想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簡評】剛剛參加工作,就有如此認識,很是難得。第五個環節“創”,覺得從“用”的角度概括比較合適,也和實際貼合。最後一句“在教學上我想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效果”,意思就是說,你還沒有做,對么(沒有做過怎么能說就一定會有效果)?一線教師寫文章最好寫自己實踐過的,然後舉例說明,文章就充實。

1、修改文章的標題;

2、改變寫作角度(讓人感覺你已經實踐的),能以一課教學內容為例說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