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工作實施意見

根據縣總工會江工發[2011]1號檔案精神,結合瓦店實際,全鄉工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國工會十五大和縣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綠色生態之鄉”的奮鬥目標,堅持“抓黨建、強基礎、保穩定、促發展”總體取向,大力弘揚“不怕困難、敢於勝利”的繼光精神,以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基本職責,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為工作主線,以增強工會組織凝聚力為基本要求,促進“兩個普遍”的深入開展,繼續打造品牌工會、維權工會、幫扶工會、效能工會,構建和諧美好新瓦店。

一、服務大局,努力推進全鄉經濟社會發展

1.深入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緊緊圍繞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要求,進一步深化各項勞動競賽活動,激發廣大職工民眾的主人翁積極性,全鄉兩個規模以上企業參與面達到100%以上。加大非公有制企業勞動競賽的工作力度,深入開展建功立業競賽工程。以“工人先鋒號”創建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當好主力軍、和諧奔小康”、“我為重點工程作貢獻”、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進企業”、“我為節能減排作貢獻”等活動。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到“建設綠色生態之鄉”的奮鬥目標上來。

2.積極組織實施民眾性安康工程。以建築、化工等高危行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紮實推進“三項行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行動、安全生產執法行動、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和“三項建設”(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建設、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進一步深化“安康杯”示範崗競賽活動,力爭年內規模以上企業參賽達到100%以上。

3.著力加強技能人才培養。以“大培訓、大比武、大提升”三大行動為主題,廣泛開展技術交流和技術協作,推動實現技術培訓、技能競賽、技術晉級一體化,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潛能和活力。

4.充分發揮工會 “大學校”的作用。不斷深化“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技能型職工”活動,以“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為載體,提升職工知識水平。努力打造富有時代特點、符合職工需求的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加強職工文化體育陣地建設,不斷完善工會“三中心”職能,發揮其職工文化體育主陣地作用。

5.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做好xx縣 2011 年第二屆勞模的評選表彰工作。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經濟建設第一線,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領導民眾相結合的原則,大力宣傳、公開推薦、公眾評選,選樹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xx縣第二屆勞動模範,用勞模的先進思想和高尚情操影響激勵和帶動全縣廣大職工。

二、維護權益,在發展和諧勞動關係中取得新進展

1.加強依法維權力度。積極宣傳《社會保險法》、《企業工資條例》、《勞動契約法》、《農民工權益保護條例》、《就業促進法實施辦法》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政策法規。配合人大和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勞動保障、勞動安全、職業病預防等執法檢查,重點對勞動契約書面訂立、勞務派譴、契約解除、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檢查,促進企業規範用工和工資支付行為。切實做好《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的宣傳、貫徹和落實。

2.健全工會社會化維權機制。強化政府與工會聯繫會議的源頭機制建設,發揮勞動關係三方協商制度的作用,推動解決職工民眾最關心的就業、收入分配、生活保障、社會保險、醫療衛生改革等利益問題。反映職工的呼聲和要求,提出工會的主張和建議。

3.進一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繼續加強勞動契約制度建設,著重提高規模以下企業和農民工勞動契約的簽訂率。加大企業職工工資、勞動保護和勞動保障等涉及職工權益問題進行談判協商的工作力度,廣泛開展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提高集體協商機制的建制率。2011 年在全鄉各類企業中的工資集體契約制度覆蓋率達到85%以上,建立和完善職工工資共決機制、正常調整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實現企業健康發展和職工收入增長雙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