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學校期末工作總結

(一)、落實“德育為先”,提高學生素養水平

學校強化“德育為先”意識,進一步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著力落實“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全體教師更加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自覺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在開學之初,學校就確立了德育工作的重點就是抓好各項常規落實。特別是兩操要求;衛生要求;上下樓梯的紀律;課間紀律等等。各項常規的落實都與班級考核掛鈎,從而引起學生和教師的極大重視。學生素養不斷提高,為形成良好校風奠定基礎。

1.通過每周一次的國旗下講話,以學生身邊人,身邊事為教育情境,讓學生看的見,摸的著,實實在在的對學生進行誠實誠信、寬容善良、文明守紀等方面的教育,致使每周一次的升國旗成為校園一道最亮麗的風景,多方位切合學生地國旗下講話成為力量的召喚。

2.開展豐富多彩的與“德育”相關的文體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和優秀品質,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如由體育組組織的校第六屆運動會;德育處組織的心理劇、軍訓、少年軍校、消防演練活動、“好習慣養成”系列班會活動;教務處組織的低年段學習習慣評比;大隊部組織的教師節“文化衫”活動、校園鈴聲徵集活動、廣播站小記者、播音員甄選活動、故事大王比賽、獻愛心捐款活動、中隊主題活動等都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愛育人的教育理念。

3.調整作息時間安排,落實老教師提議的班級晨會課。在老教師的座談會上,針對我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實際問題,老教師們指出班級晨會課的重要性,德育處虛心接受老教師們的建議,立即調整作息時間,落實晨會課安排。各班主任不僅積極利用晨會課開展各種德育活動,還充分挖掘資源,以“小”、“實”為主要內容抓好班、隊會的活動設計,使班、隊主題會落到實處,力求發揮德育的最大實效。三年二班在“好習慣大家評”主題班會活動中,班主任曾玲玲老師發揮本班級學生優勢,以童謠的形式編訂出本班的若干好習慣,三(4)班同學則把好習慣編成歌曲進行吟唱,很有推廣價值。

4、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展示的舞台。我重視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採取切實措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的成長開拓更寬廣的空間。11月份,舉行了低年級學生的良好習慣的評比(坐姿、執筆、寫字、讀書)。梁夏英、林永年老師還為班級的學生特別布置了一個優秀作業版地在校園裡展示,三4班的《優秀作文版地》、六2班的《班級交流角》也將學生的作品在班級展示,極高地鼓舞了學生的自信,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開展學科競賽,促進學生髮展。

根據課改“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這一指導思想,學校在周四下午第三節組織除六年級以外的學生,打破班級年級的界限,分成31個小組,在老師指導下,開展了豐富多彩了興趣小組活動,讓每周的這一節課成為孩子們在學校中最快樂的時光。除此之外,各教研還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學生競賽活動。

⑴、語文組舉行了校第五屆中高年級作文比賽;此外,老師還多渠道地推薦學生作品發表,多篇學生作文在《廈門晚報》、《國小生周報》等刊物發表,梁夏英、陳碧珠、鄭艷娟老師指導的三名學生分獲第六屆華人國小生作文比賽一、二、三等獎;

⑵、英語組開展了四至六年級英語競賽活動。四年級查字典比賽,五、六年級閱讀比賽,老師們利用課餘時間出卷,改卷,在短短2,3天內批改了3個年段近600份試卷,並從中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在競賽中一大批英語優秀學生紛紛嶄露頭角;英語組還繼續開展“小星星英語廣播”活動,擴大英語廣播員的隊伍,從中挑選優秀且合格的英語廣播員為下學期英語廣播改版做準備。

⑶、信息技術興趣小組組織做好學生課外培訓工作,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在xx年福建省青少年電子製作錦標賽中我校獲得團體第三名。傅焰金、謝月玲、鄭曉香老師指導的林婉萍、丁雅茹、林晨同學分別取得個人賽第一名,第二名;創新一等獎、二等獎的成績;傅焰金老師也榮獲省優秀輔導員光榮稱號;她們指導學生參加市的機器人比賽,雖未獲得名次但也使學生得到了較好的鍛鍊。

⑷、體育組開展了第六屆校運會、年段廣播操比賽、跳長繩比賽等一系列的活動。這是一支勤奮、團結的團隊,他們充分利用早讀時間和下午第三節及課外時間認真組織校各項代表隊,有組織、有計畫地繼續抓好傳統項目羽毛球隊的訓練,以及女籃、跳繩隊的調整、訓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