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農民增收情況匯報

按照市考核辦有關《通知》要求,現就全市第三季度農民增收及我室促進農民增收工作有關情況主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預計達到4407元,同比增加675元,增長18.1%。分析增收成因,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工資性收入仍是增長的主導因素。前三季度,全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1943元,同比增加355元,增長22.3%。一方面,本地勞務收入持續增長,增長9.8%。今年以來,市、縣各類投資項目紛紛上馬,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吸納了大量農民工本地就業,農民務工形式由過去的以外出為主逐步轉變為本地勞務與外出勞務並重的態勢。1—9月,農民在本鄉內勞動收入人763元,同比增加68元,增長9.8%,占到工資性收入的39.3%。;另一方面,外出務工人數的增加及月平均工資的增長,成為農民工資性收入持續增加的有力保證,外出務工收入增長29.6%。

二是家庭經營純收入是重要組成部分。在家庭經營純收入中,第一產業收入穩定增長,二、三產業也得到的收入快速增加。前三季度,寶雞市農民家庭經營性現金收入人均1946元,同比增加301元,增長18.3%,與上年同期增速6.9%相比,上升了11.4個百分點。出售產品收入增長推動了第一產業收入的增長,農民來自第一產業的收入持平略增。同時,受巨觀大環境的影響,農村消費市場環境有所改善,農民進城經營批零貿易、餐飲等個體私營企業加快發展,從業收入多元化,農民來自二、三產業的收入加速增長。

三是轉移性和財產性現金收入持續增加。國家持續出台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保證了這兩項收入的穩定持續增長。前三季度,農民人均得到的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分別為214元、304元,增長5.1%和3%。

二、主要做法

今年以來,我們圍繞實施“三增一創”工程,堅持“三業並舉、四輪齊動、舉措到戶、三化承載、機制保障”的思路,抓載體添措施,抓機制促落實,科學促進農民增收,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堅持“三業並舉”,拓寬增收路徑。一是提升農業打基礎。主要是發展現代農業,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加快實施“一村一品”工程,打造糧食、果品、蔬菜、奶業和生豬五大產業集群,推進花椒、辣椒等區域特色產業集約化發展。今年全市夏糧總產93.41萬噸,其中小麥92.34萬噸,較去年都分別增產了4%。奶牛存欄18.2萬頭,肉牛16.2萬頭,生豬80.4萬頭,羊50.2萬隻,同比分別增長4.5%、18%、11%和15.1%。新建果園21.24萬畝,全市果品總面積達到134.4萬畝,其中蘋果83.6萬畝,獼猴桃37.2萬畝,時令雜果13.6萬畝。蔬菜面積達到53.2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1.53萬畝,同比增長5.1%。目前, 207.67萬畝玉米和36.6萬畝豆類等秋雜糧作物正在抓緊收穫中。二是擴大就業強主導。堅持像抓農業生產一樣抓勞務經濟,像為農產品找市場一樣為勞動力找就業崗位,像為農產品打品牌一樣做勞務品牌,出台一系列就業扶持政策,支持農民技能培訓,擴寬農民就業渠道。前三季度,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5萬人,超額完成全年轉移任務。其中,開展勞務輸出技能培訓181691人。三是激活創業抓關鍵。從信貸、稅費等方面積極扶持,推動創業,催生“小老闆”。止目前,全市個體私營企業達到7萬多戶,免費創業培訓7287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84億元。同時,加大統籌城鄉力度,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積極拉升工資性收入、擴大經營性收入、增加財產性收入、提高轉移性收入,實現農民增收“四輪齊動”。

(二)實施到戶工程,創新增收方法。堅持按照“逐戶填卡,因戶施策,舉措到戶,分類指導,配套服務”的要求,科學篩選增收路徑,分類指導,因戶施策,在去年在晉星村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在全市1729個村全面實施了農民增收舉措到戶工程。一是逐戶填卡。組織鄉村幹部逐戶與民眾面對面填寫《農民增收舉措到戶工程明細卡》68.4萬份,摸清農戶基本情況,村村建立了增收台賬。二是因戶施策。根據明細卡,幫助農戶研究分析增收的路徑、潛力和舉措,提出增收對策建議,並確定幫扶政策措施。三是政策到戶。把市以上支持政策措施歸納為7大類31項,用掛曆、手冊等形式印發農戶,並告知落實政策的執行機構聯繫人、聯繫方式。四是分類指導。依據收入來源,將全市68.4萬農戶劃分為五類:①創業戶66739戶,約占9.8%;②勞務戶260890戶,約占38.1%;③種養戶195837戶,約占28.6%;④兼業戶105782戶,約占15.4%;⑤扶貧戶55356戶,約占8.1%。填寫分類花名冊,建立增收台帳,分類實施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