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示範村建設情況匯報

“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是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莊嚴承諾,為把勞動保障工作向基層、向農村延伸,根據鹽城市局安排,在我市西團鎮大龍村開展勞動保障“四有”示範村建設。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採取有效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在周局長的親切關懷下,在市局駐點同志的直接指導下,我市“四有”示範村建設正按規劃穩步推進,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1、建立班子,加強領導。為加強對“四有”示範村建設的領導,我局成立了“四有”示範村工作領導小組,由局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其他局領導為成員,具體工作由局黨委副書記王玉泉同志負責。從局機關、農保處、就業處抽調3人組成工作小分隊駐點,正常開展指導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和小分隊隊員分別掛鈎一個村民小組。領導小組成員每月到村調查研究並現場解決問題不少於1次。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專門會議研究“四有”示範村的推進工作,並與西團鎮領導小組協調配合,形成示範村整體推進的合力。

2、制定方案,擬定規劃。我局對開展“四有”示範村建設工作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了詳細工作方案,並以局檔案形式下發局各科室、各下屬單位、西團鎮和大龍村。工作方案中明確了推進“四有”示範村建設的目標要求,組織領導,推進措施等方面要求。“四有”示範村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我局對此項工作擬定了三年的實施規劃。規劃明確,確保兩年達到“四個充分”,即2010年達到充分培訓、充分轉移和充分就業,60%的居民達到充分保障,2010年全部達到充分保障;三年實現“四有”目標,即2010年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60%的居民實現老有所養,2010年80%的居民實現老有所養,2010年全部實現老有所養。使示範村現有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示範村整體富裕程度、幸福指數有較大幅度提高,建成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3、搭建平台,打好基礎。把建立勞動保障站作為推進示範村建設的重要平台,大龍村租下兩間臨街門市作為勞動保障站辦公場所,明確一名村領導任站長。我局從工作經費中擠出1萬元資金,作為開辦資金,指導勞動保障站制定了各項工作制度,並全部上牆。分別建立了勞動力資源台帳、市內轉移人員台帳、市外輸出人員台帳、培訓意向申報台帳等9項工作檯帳,並將所有台帳全部錄入電腦,目前勞動保障站已基本實現“六到位”。為全面掌握所有村民的就業和社保狀況,按照“五清”的要求,小分隊隊員和村組幹部一道深入村組農戶,開展拉網式調查,全面掌握示範村情況,總計走訪農戶933戶,採集2251條人員信息,掌握了每一戶、每一人的詳細情況。並將調查資料全部錄入電腦,為今後開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4、宣傳發動,爭取支持。開展“四有”示範村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具體體現,是勞動保障部門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為民做好事、辦實事的具體行動。我局、西團鎮和大龍村通過電台、村廣播站、板報、畫廊等民眾喜聞樂見形式廣泛宣傳發動,使各級幹部自覺增強抓好“四有”示範村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讓人民民眾了解推進“四有”示範村建設是黨和政府改善和保障民生為民辦的實事、好事,從而使“四有”示範村建設得到民眾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5、分步實施,環環相扣。根據市局安排,並結合我市實際,對大龍村的“四有”示範村建設,分為8個步驟向前推進,並在時間安排、工作措施上,環環相扣。一是建立組織,制定規劃;二是摸清情況;三是宣傳發動;四是自我申報;五是對應銜接;六是篩選初審;七是公示確定;八是落實跟蹤。目前前7個步驟已按時序進度和質量要求全部完成,落實跟蹤環節也已提前啟動,分別將工作落實到就業處、農保處和醫保中心,落實了具體人員,明確了工作要求和責任。

6、圍繞“四有”,紮實推進。一是促進“學有所教”。對全村勞動力培訓意願進行了全面調查,採取個人申報、尊重意願、分類組織的辦法,組織實施技能培訓工作。據統計,申報參加電腦培訓的有14人,申報參加農業、林業和水產養殖專業培訓的有204人。根據村民需求和特點,我局於5月18日安排專門的教室和老師,為14名村民單獨在就業處培訓中心開辦了電腦培訓班。5月23日,市農轉辦邀請了農業方面的專家到村開辦了第一期農技培訓班,有50名村民接受了棉花栽培和水稻種植方面的培訓。對水產養殖、高效作物、設施栽培、農民經紀人等專業的培訓已擬定了培訓計畫,將根據農時適時舉辦相關專業的培訓。二是促進“勞有所得”。大龍村大力發展拋丸機產業,創業氛圍濃,全村現有拋丸機企業126家,帶動了大龍村685名勞動力就業,去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12780元。全村無零轉移家庭,5月16日通過省廳組織的充分轉移鎮村現場檢查。三是促進“老有所養”。我局指導大龍村制定了新農保具體實施方案。方案明確,在市、鎮分別補助10%的基礎上,為增強新農保吸引力,鼓勵村民參保,大龍村決定從村級結累中再補5%,將在年內發動700人參加新農保,力爭實現應保盡保。同時建立了老農保、新農保、城保之間的轉移通道,完善了多層次、可選擇的養老保險政策體系。有92名村民準備由老農保轉新農保,有20名村民直接參加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四是促進“病有所醫”。針對不同人群,推行了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村民參加了職工醫療保險,共111人;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參加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共485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949人;另外參加商業醫療保險作為補充的有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