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匯報

二是以“雙帶”能力為標準,選優配強村級班子。我們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堅持把是否具有帶頭致富能力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能力作為村幹部候選人的重要條件給予明確,宣傳引導村民把思想政治好、“雙帶”能力強的村民選為村幹部,著力增強了村級班子促進發展的能力。現全縣2315名“村兩委”成員中,有167名村幹部創辦或領辦企業,有795名村幹部是種植養殖大戶。知市坪鄉黨委兼職委員、定家村支書肖祥發領辦了葡萄合作社,帶動全村發展種植葡萄357畝。蓮花鄉新屋場村黨支部副書記劉道忠創辦秀峰無公害蔬菜公司,以公司+農戶的模式發展訂單蔬菜,帶動鄰近3鄉12村共發展蔬菜3581畝。

三是堅持以民眾公認為原則,培養發展黨員。嚴格按照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和發展黨員“四制”要求,在確定入黨積極分子時,堅持團組織推優、黨小組推薦和民眾推薦等方式相結合,在發展黨員時注重公開公示,並明確規定公示期限不少於7天,發展黨員工作實行“陽光操作”,接受民眾監督和評議,增強了發展黨員工作的公信度,提高了發展黨員的質量。近年來,各基層黨委發展的1425名黨員全部實行公示,文化高、有一技之長的年青黨員占到60%,民眾滿意度達到93.5%。

我縣堅持以正確導向選人、用人,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在今年7月召開的縣人大十五屆三次會議上,新任縣長唐燁同志以滿票當選。

三、改進工作作風,把提高執行力體現在基層

我們把2010年作為“作風建設年”,突出抓會風、抓酒風、抓鄉鎮幹部跑通宿。通過對幹部作風進行明察暗訪,設立舉報電話,聘請秘密監督員,推行政務公開等措施,有效地推動了幹部作風大轉變,營造了風清氣正、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特別是8月10日,全縣召開了最佳化經濟環境暨招商引資大會,對9名長期無故不上班人員作出了嚴肅處理,其中有3名副科級領導幹部被免去職務,3人被解聘;對19個與招商引資、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相關及與人民民眾生活聯繫緊密的行政執法部門和社會公用事業單位進行了不滿意民主測評,對不滿意票最多的縣交警大隊的黨政一把手當場宣布免職,對不滿意票排第二、第三的縣城管局、縣電力局給予黃牌警告。對因工作不力造成某企業無法繼續生產的縣商務局黨組書記給予免職處分。此舉開新田歷史之先河,在全縣廣大幹部民眾中產生了極大反響和強烈震動,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各項舉措、推動整改落實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同時增加了外商投資新田的信心。

四、強化激勵機制,把活力激發在基層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全部戰鬥力的基礎,穩定農村幹部隊伍,激發農村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是做好基層工作的保證。我縣結合實際,始終把強化激勵機制建設作為抓好農村基層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逐年增加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在湘發[XX年]10號檔案要求的標準上,我們從2010年起,每年從縣財政中遞增100萬元,作為全縣村級運轉經費的補充。2010年,我縣下撥到鄉鎮用於村級補助經費總額為844萬元,除去市財政下撥的583萬元,縣財政淨配套資金161萬元。同時為加快荒山造林步伐,改善生態環境,縣財政增加投入100萬元林業專項報酬用於補助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確保了每個村的村級運轉已經達到了2.27萬元,村支書、村委主任每月的固定報酬達到220元。同時,我縣還把村會計和村計生專乾作為村主幹對待,保障每人每月報酬為200元,部分鄉鎮還把村綜治專乾納入村幹部報酬對象。對符合條件的離任村幹部發放生活補貼,我縣從1994年就開始實施,且補助範圍大於省委檔案規定的範圍。1994年至2010年,15年裡全縣享受離任村幹部生活補貼人員為2558人,共累計發放金額288.68萬元。2010年,我縣將嚴格按照省委的要求,確保每村的村級運轉經費不少於4萬元。二是建立健全政治激勵機制。今年七月,我縣面向年富力強、實績突出、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定向考試、擇優錄用了2名公務員。今後,當鄉鎮機關出現空編時,我們都將拿出一定的名額,面向村幹部和大學生村官公開招錄。對一些表現優秀的村幹部我們還將其選撥為兼職黨委委員和鄉紀委副書記等。XX年縣委從“十佳”村幹部中,選拔3名業績突出的黨支部書記為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