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實事”涉及人勞社保部門完成情況匯報

十大實事,事事關乎民生,件件惠及百姓。今年以來,區人勞社保局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十大實事作為著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新華的大事、要事,緊緊圍繞區政府在區八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下達的工作目標,突出重點,狠抓落實,整體推進,使得十大實事涉及我局的責任目標取得了良好進展。

一、目標完成情況

就業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今年以來,人勞社保局結合開展“改革創新年”活動和“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討論活動,把經濟發展與促進就業再就業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拓寬就業渠道,切實加大崗位開發力度,在去年新增就業人員19470人基礎上,截至目前又新增就業人員18612人,完成目標任務1XX人的155.1%;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540人,完成目標任務3500人的158.3%;其中“4050”人員1598人,完成目標任務1000人的159.8%;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再就業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實。共為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再就業優惠證》813本,減免各類稅費118.8萬元,發放崗位補貼96萬元、社保補貼40.1萬元,為245名下崗失業人員申請小額擔保貸款1160萬元。

農民工培訓工作有序開展。2010年我局充分利用現有轄區的社會培訓教育資源,切實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全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目標任務3000人,現已完成新增勞動力轉移人員312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4%;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目標任務500人,完成1200人,占目標任務的240%;全年勞動輸出組織化程度目標任務達到50%以上,完成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60%。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加強平台建設,不斷提升服務品位

硬體上,服務場所進一步改善。全區29個社區,全部建成了綜合性服務場所,從招聘到崗位對接,從再就業優惠證的辦理到領取社保、崗位補貼,辦理小額貸款等,均實行了一站式服務,極大的方便了下崗失業人員。軟體上,整合服務平台,進一步拓展就業服務。區勞保局牽頭,對29個社區勞動保障協管員進行崗位整合,確保每個社區2名人員,為社區就業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每個社區實行勞動保障站站長負責制,全面負責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另外,通過宣傳創業典型和創業培訓等方式,多渠道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二)大力開發就業崗位,擴大就業覆蓋面

一是開發非公企業崗位。運用促進就業的政策,通過優質服務,引導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二是開發服務業崗位。藉助區位優勢,重點在商貿、餐飲等服務業挖掘崗位。三是開發社區托老、托幼、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崗位,用於重點解決社區困難群體就業。另外,每周將來自市級企業、區屬企業和兩大工業園區民營企業、街道、社區的崗位信息進行篩選,彙編成冊,在區人力資源市場、區政府信息網站、11個鎮辦、29個社區的勞動保障服務站所發布,供廣大求職者選擇。截止目前共開發就業崗位18612個,其中社區公益性崗667個。召開各類大小招聘會65場次,華寶專場招聘會1次,提供崗位21000餘個,當場達成意向性用工協定 4600餘份,發放各類宣傳材料10萬餘份。

(三)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提高下崗失業人員職業技能水平

積極整合轄區內培訓資源,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搞培訓。利用社區貼近民眾、貼近企業的優勢,廣泛開展靈活、專業特色的培訓。同時,積極創新舉措採取雙擴培訓促進就業。一是擴大免費培訓範圍,變以往的只培訓下崗人員為凡登記失業者均可培訓。凡取得創業培訓“結業證書”、創業項目通過論證的符合條件人員,可為其提供小額擔保貸款;二是擴大培訓方式,變以往的集中培訓為集中與上門結合、技能與崗位提升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採取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的方法,為就業弱勢群體創業提供免費培訓、小額擔保貸款、諮詢指導、後續跟蹤扶持等全程全方位的服務。截止目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015人,主要培訓的科目有:電腦、行銷、麵點、家政服務等。開展創業培訓210人,創業成功率達90%。

(四)突出工作重點,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一是澄清“零就業”家庭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底子。做到一戶一表、一人一卡,對他們就業和失業情況進行定期分析,制定消除“零就業家庭”和援助就業困難人員的時間表,明確責任人,定期完成。二是結合就業困難對象特點實施不同的援助方式。三是實行結對幫扶活動。號召全區勞動保障系統工作人員對“零就業”家庭成員及就業困難人員實施結對幫扶。四是加快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優先安置這些人員。五是實行集中援助活動。通過開展專場招聘會活動全面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

(五)積極開展農民工培訓,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一是加強培訓,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利用現有轄區的社會培訓教育資源,切實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引導性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針對市場和企業需求,加大農民工培訓力度,組織了兩鎮和轄區私營企業中的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積極探索並開展了“訂單式”培訓和“個性化”培訓,今年為聖光醫藥製品公司培訓的305人,即是“訂單式”培訓,形成了“企業得人才、農民得實惠、經濟得發展”的“多贏”格局。二是搭建平台,促進勞動力轉移與就地消化。以項目建設為著眼點,開發就業崗位。圍繞區域重點項目建設,上門與用人單位進行協調聯繫,主動蒐集用工崗位及招工信息,爭取新建企業及招工單位從本地用工,實現轉移就業;以勞務協作為突破點,拓寬就業渠道。“跑市場”、尋信息,加大區域間勞務協作力度,與發達地區的大型企業建立勞務合作關係,疏通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渠道。截至目前,發布用工信息200餘條,有序輸出1200餘人次,有力推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就業。三是以“陽光工程”為結合點,提高轉移就業技能。結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的大力實施,根據用人單位訂單需要,開展多工種的實用技能培訓,使培訓工作與用人需求實現對接,提高了培訓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