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清明節假期 “火”了旅遊市場

清明時節,正值春意萌發,對於緊張工作的人們來說,無疑是個放鬆休息的好機會。“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這時,萬木吐翠,芳草茵茵,踏青賞花成為很多人的活動主題。記者走訪發現,這個清明,江蘇如皋市旅遊市場比較“火”,但繁榮的旅遊經濟背後卻難掩傳統文化的短板。回首三天的小長假,有不少市民不禁要問,除了踏青賞花,咱們還能再玩點啥?

火爆 接待遊客14.6萬人次

小長假首日,記者走訪發現,我市各景區遊人如織,旅遊市場一片紅火景象。在水繪園風景區,記者看到景區停車場幾乎被一輛輛旅遊大巴、自駕車占得滿滿的,就連景區外面的公路兩旁都停滿了汽車。記者在水繪園偶遇從連雲港過來的五口之家,爺爺開心地告訴記者,清明回來祭祖,順便帶家裡人看看故鄉的景點。水繪園特有的徽派建築風格讓他們一家感覺特別新鮮。

草莓採摘、賞油菜花等鄉村游線路以其親近自然、體驗農事的特色日益受到市民熱捧。小長假期間,一些近郊鄉村旅遊點推出的垂釣休閒、品農家菜等短線旅遊產品吸引了不少市民。據不完全統計,三天的小長假期間,我市共接待遊客14.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73億元。“火熱”的小長假旅遊市場也帶動了餐飲、住宿、娛樂、購物等旅遊消費要素。小長假前兩日市區各主要星級飯店入住率達到90%。

缺憾 旅遊產品缺少民俗特色

清明小長假期間,家住市區的市民張先生開車帶著老婆和孩子去泰州遊玩了溱湖風景區,還去泰州興化賞了油菜花。回到家裡後,他回想這三天的旅途,總覺得有一些缺憾。“今年的玩法感覺和往年差不多,都是踏青賞花,有特色的民俗項目不多。”張先生說,現在人們“清明不出遊”的觀念都已經有所轉變,很多人都想在清明假期出來散散心。

清明小長假期間,記者走訪了我市幾家景區和旅行社發現,正如張先生所言,目前旅遊市場雖然推出不少“清明游”產品,但很多只是景點的簡單疊加,大部分線路也仍然以踏青賞花為主,旅遊產品缺乏特色,清明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如果景點和旅行社能在這個傳統節日上經營出特色產品,還是能吸引更多人出遊的。”一位市民向記者表示,現在清明旅遊產品開發得不夠,“清明游”沒什麼民俗味,傳統節日的文化元素沒有得到很好體現。

支招 深挖傳統文化內涵

清明節古時又稱“踏青節”、“柳節”、“三月節”和“寒食節”,清明前後有掃墓、踏青春遊、插柳射柳、賞玉蘭花、放風箏、盪鞦韆、城隍廟求願等習俗,是一個兼備祭祀、農事、慶賀、遊藝等多樣內涵的節日。

“其實,清明節的民俗有很多都可以利用起來,像風箏會,如果運作好了,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清明游產品。”一位市民向記者支招,清明節前後,我市的天氣條件非常適合放風箏的,加上我市是風箏之鄉。各種各樣的風箏一起放飛藍天,蔚為壯觀,其參與性、互動性強,應該很受市民和遊客歡迎。

“我市有清明吃柳葉餅和青蒿團的習俗,應該在旅遊產品中加入這些元素。”一位市民則建議,“也可以像外地一樣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節,插入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清明特色的風俗活動。”清明旅遊如果能更多地融入民俗元素,將娛樂、踏青和祭祀結合起來做足文章,我市的清明旅遊市場大有潛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