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2024年工作要點

2、做優做強重點企業。選擇一批投產規模以下和將建成投產的企業作為成長型企業,確保企業上規模,擴大工業經濟總量。抓好寶生動力電池、中大保利高科技生物製藥、金龍動漫等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重點支持大華新材料、鑫磊稀土、英唐電子、嘉旺環保錫製品、優能特電源、明高電路版、揚捷實業、啟懋電子、錦鵬電子、百順電路科技、華明礦業等重點工業企業做強做優,形成放大、疊加和帶動效應。實施骨幹民營企業扶持工程和民營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引導企業技改擴能、技術創新、靠大聯強,確保企業增產增效。重點引導和扶持優能特電池有限公司新上鋰電池項目,英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賜彩油墨有限公司申報專利,以及贛州鑫磊新材料有限公司、大華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上市;引導龍園鎢鋼靠大靠強,向鎢合金、納米細鎢粉、抗震耐熱鎢絲等套用產品發展。

3、推進招商方式轉型。緊緊抓住廣河高速公路開通的機遇,充分發揮有色資源、區位交通、自然生態三大優勢,加速融入珠三角3小時經濟圈,大力承接珠三角地區高科技、高稅收、高附加值、強帶動力的“三高一強”企業轉移。加大園區化、組織化、專業化招商力度,利用五大產業園的品牌效應,吸引一批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戰略投資集團到我縣投資建設,力爭有色金屬、塗料化工、電子、五金塑膠、動漫、生物製藥六大工業主導產業都有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引進落戶。統籌抓好招商、招工、招生、安商“三招一安”工作,建立健全功能匹配、管理統一的招商工作機制和體制。完善縣領導掛點聯繫園區企業、項目制度,組建園區服務工作隊,抓好項目籌建、報批等各項服務工作。

三、突出城市建設和管理,提高城市化水平

大力實施“雙提”工程(即城市化進程提速、城市品位和功能提升),縣城建成區面積力爭達到9.63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長0.6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達47.21%,比上年增長2%;力爭完成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投資15億元。

1、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在老城區,著力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推進城區建築立面改造和園林綠化,抓好城區主幹道瀝青鋪設、嶺南大道、第二水源、縣法院至大世界臨河兩邊道路等工程建設;完善燃氣、自來水管網、雨污排水管網、垃圾中轉站、公廁、停車場、計程車和公車站台等城市基礎性功能項目建設,加快九龍商業步行街、溫州商業街、金穗廣場、城北新區商業中心、大世界商貿中心、楊梅商貿中心一期、濱河路客家風情街、娛樂城建設、四星級酒店、東江公園、龍神寶塔等城市服務性功能項目建設;引導房地產業有序發展,重點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大樓盤和面向進城農民和外來人員租住的公租房。在產業園區,加大城市外延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嶺南大道和東莞大道建設,實施東江源大道、京九大道沿線和工業大道延伸段的民房拆遷改造、綠化,加快工業大道以及工業大道延伸段商業配套設施建設,啟動富田工業小區鹿湖規劃建設。在城鄉結合部,抓好社區的管理和改造。把社區的改造與拆遷安置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設相結合,形成“三位一體”的社區發展模式。

2、嚴格建築市場管理。出台城市規劃區以及產業園區內違法違章建築整治工作方案,按照調查摸底、宣傳發動、集中整治、驗收鞏固分步分類推進,從嚴管控違章建房、私人建房。加大違法建築的巡查、督查力度,對違建早發現、早制止、早報告、早處理。制定和落實長效管理機制,使違法違章建設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城市規劃區和產業園區內影響市容環境的各類違法違章建築得到有效清理,各類違法違章建築得到全面控制,城市面貌得到有效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