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計畫”研修日記1

其次,我覺得,閱讀教學首先應當基於文本來解讀文本,如何解讀文本呢?我認為課前必須努力尋找文本的裂縫(學生可能的困惑點、難點、盲點等),尋找和設計好教學的切入點;根據文本的特點確定教學的方式方法,我們感到,讀,尤其是默讀、速讀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有的還必須朗讀(有感情的朗讀),比如文學作品,今天的《再別康橋》,我覺得就設計得比較好,這位老師凸顯了朗讀(她自己也很善於朗讀,我看,但是,他卻在不斷調動學生來朗讀),通過朗讀領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議或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如果議還是基於文本的討論,那么,評則是引導學生對文本展開鑑賞、探究的能力的訓練,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閱讀教學還應當引導學生探究文本以外的東西。這也是孫紹振教授的觀點,今天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咬文嚼字》兩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還是比較好的體現了這一點,前者引入文本中幾個情景描寫對象真假的探究,後者對課題的理解上則不僅引經據典,而且引入教師自己的解讀,不僅體現了教師闊大的教學視野,而且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關於這兩點,我在我寫的《散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藝術》一文里也作了充分的闡述,在教學中我也是這樣做的——雖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學還是得到了學生的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

第三,我們普遍認為,一節課還是應當追求“一得”的,現在我們中的許多老師往往什麼都想一下子就塞給學生,結果造成滿堂灌,這種急功近利式的教學只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時間久了,他們就會對你的教學感到厭倦,所以,就產生了溫教授說的,到了高校的學生對語文教師的評價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課堂教學仍然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比如作文講評課“讓思維有序深刻起來”,我和幾位同學都認為首先是課題就不太好,因為它包括了兩個知識點,而要在一節課里解決兩個問題,恐怕難以做到甚至一個也無法充分解決,更何況授課者還要求學生開展寫作訓練——雖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節課內完成是不現實的。其次這節課在談到高考優秀作文的要素時,列舉了許多條件,這讓我們有點眼花繚亂,要是真給學生講,我想他們也不會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過關於提高議論文思辨性的公開課,當初我也是採用對比法、歸納法等,調動了最臨近策略、知識分享策略、同材互評策略等多種策略組織教學,但我只重點解決如何圍繞事例展開議論、如何安排議論結構,我覺得只要學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結構的方法就達到了我的教學目標。要進行寫作訓練,只能移到課外,或再用一節課進行專門訓練,因此我覺得,我的課還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較之下,我覺得《囚綠記》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對學生的問題做了種種預設,對文本展開由淺入深的探究,很好地達到了對文學類文本可以多元解讀的目的。《再別康橋》也體現了一課一得的理念,對教學目的的設計都比較到位。對此,我覺得自己的教學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學上,是不可能一口讓學生吃成一個胖子的——更何況,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僅形象不好,也會消化不良,變為病態之人的。

第四,手術刀式的分析教學痕跡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時,老師們很容易就這樣做了使得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語文美感。溫教授提出,每當有了這樣的痕跡時,就應當積極回歸到讓學生個體去體驗和想像,尤其是文學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鐘,引導學生想像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態度等等,都可以說是成功的。對此,前面我說過,現在很多語文教師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語文課也很難給學生有冥想的時間——大家總放心不下,總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體悟不如自己講來得乾淨利索,更別說是開設公開課或研討課了(當然當前我們教師的評課導向也很成問題,動不動就是教學目的是否明確,教態是否端正,板書是否清晰有條理等等這些無關多少痛癢的東西,大家很少甚至不會去考慮本節課教給了學生什麼,該不該教給學生這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又應該運用什麼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改變存在的問題,也有義務和責任引領身邊的教師明白什麼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感悟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