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崗日誌 第八天

“‘以讀為本、品讀感悟’高效課堂閱讀”課題研究的“高效”如何落實

學校語文組申報了市級課題“‘以讀為本、品讀感悟’高效課堂閱讀”,課題研究了一段時間,很多老師在“讀”“品讀”、“感悟”這三個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落實“高效”課堂這方面,還在摸索著。這裡我就“‘以讀為本、品讀感悟’高效課堂閱讀課題研究”的“高效”如何落實談一些自己的觀點:

一、什麼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於高效教學。

“高效課堂”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現在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負擔等。

二是效益的最最佳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

二、“高效課堂”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去分析和落實

一是學生層面看參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的過程、效果,是評價一節課是否高效的關鍵。我們讓學生不斷反思:一節課,我獨立思考了嗎?參與探究了嗎?參與發言了嗎?參與討論了嗎?與人合作了嗎?提出問題了嗎?觀察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情感體驗?為此,就要做到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學習,學習目標由學生確定,過程讓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

二是教師層面看“三讓”,即能讓學生想的讓學生想,能讓學生做的讓學生做,能讓學生說的讓學生說,要始終把學生置於學習的主體地位。我們要引導教師反思:這節課,我考慮學生認知水平了嗎?有漠視學生的現象嗎?有浪費課堂時間的行為嗎?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帶給了學生什麼?各環節目標達成度如何?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這樣教師才能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以高屋建瓴之勢去把握課堂教學的微觀結構,做到課伊始趣已生,課中間趣更濃,課結束趣猶存,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三、“朗讀”怎樣達到“高效”

朗讀要達到“高效”,就要創設情境,要以生動形象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使教師的語言、情感、教學的內容連同渲染的課堂有效地作用於學生的心理,從而促使他們能夠主動積極地投入整個學習活動,達到兒童整體和諧發展的目的。

在國小階段,能夠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朗讀情感的文章很多,許多寫景、抒情、場面描寫的文章都很適用。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可以把學生帶進“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大草原”,帶進“群馬疾馳、襟飄帶舞”的蒙古族同胞身邊,真切體會他們的熱情好客;把他們帶進“美麗的南國的樹”旁,去領略那眾鳥翻飛的奇特壯觀的景象,真切體會大自然的神奇;把他們帶進“十里長街送總理”的隊伍中,與民眾同期盼共哭泣,真切體會總理的崇高和偉大……從學生們稚嫩的雙眼中,可以讀出的是激動、讚美、感嘆……這時再讓他們去感悟,草原的寬廣、秀美,大榕樹的奇特、壯觀,總理的崇高和偉大,以及文章中所運用的寫作方法和修辭手法就變得容易多了。

記敘文中有許多對人物外貌的描寫,直接讓學生讀出情感是很難的。如在《豐碑》這一課中,對凍僵的軍需處長有一段文字描寫得很詳細,如果按照課文順序直接讀,效果很不理想。教師要變換教學方式,讓學生先去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充分感悟作者所要烘托的軍需處長一心為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帶著這樣的情感再返回來讀這一段,這時學生的感知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凍僵的軍需處長為什麼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還那么鎮定、安詳?為什麼作為軍需處長卻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崇敬、悲痛之情在學生心中油然而生。這時的聲音再不是平鋪直敘了,而是低婉中帶著崇敬,舒緩中表現出敬仰,多么可親可敬的軍需處長呀,那種一心為公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學生,那種來自心靈的聲音已經從口中流淌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