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嚴三實學習體會:讓嚴以修身成為一種習慣

三、嚴以修身,要心懷敬畏,處處以病人為中心

敬畏是人本生具有的、對未知的恐懼和對已知的崇敬。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雖有宿命論、不平等的思想枷鎖,但“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禍”,人還是有所畏懼為好。應該敬畏什麼呢?要敬畏歷史、以史為鑑,敬畏百姓、以民為天,敬畏人生、清白做人,嚴守黨紀國法的紅線、廉潔從政的防線、道德操守的底線,既幹事、又乾淨。回歸“權為民所用”的邏輯原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感情基點,方能跳出“歷史周期規律”,實現國長治、民久安。

以病人為中心,是醫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醫療行業應遵循的基本指導原則,也是衛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體現。深刻理解“以病人為中心”的內涵,堅持把病人放到第一和最高的地位,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幫病人所需。不斷增強醫院整體醫療服務質量,增強全面醫療質量觀念,就要真正確立醫療整體觀念,堅持醫療工作整體化、系統化,真正體現以病人為中心。

四、嚴以修身,要持之以恆,把醫學事業作為一生的追求

從醫是一件非常辛苦和要求甚高的職業,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職業,醫務人員必須把它當作終身的事業去做,熱愛醫療工作,醫德高尚,不圖名利,以解除病痛為己任,在從醫的當路上,“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學問要知不足”。

“細微之處見真情”,對病人要有愛心、關心、耐心,從容易忽略的小事做起,把服務做得更細緻、更實在,堅持服務無小事。改善服務態度,改善服務用語,儘量避免因言語不當引起的誤會。要敬業愛崗,取信於患者,用溫馨的服務恪守神聖的醫學誓言,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締造人間愛的真諦,而醫護人員的工作,也會在平凡中得到升華。

人只有在道德的天空下才是自由的,作為醫務人員,要用醫學職業道德規範的調節和約束,才能在醫學領域有所成就,實現自我價值,獲得內心的和諧安寧,從而體驗內心的豐滿和幸福。“嚴以修身”,不應是外在的壓力、被迫的要求,而應是一種內在的追求、自覺的行動,堅持不懈,天長日久,一定會為一種最美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