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三嚴三實專題黨課暨專題教育部署講話稿

第三,黨員幹部“不嚴不實”會逐漸走上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不歸之路,必須堅決克服。

有的同志心裡會想,“不嚴不實”只不過是黨員幹部個人生活作風問題,不會造成上面所說的那么嚴重的危害。俗話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個人的腐敗墮落,往往是從貪占“小便宜”開始的。不管是分析這些年查處的腐敗案件得到的結論,還是從腐敗官員個人的懺悔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腐敗都有一個量變到質變、小節到大錯的過程。習xx總書記在河南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說過這樣一段話:基層幹部容易產生一種活思想,認為自己掌握點小權,幹不了大事,平時行個職務之便,吃點收點或撈點,既上不了綱,又觸不了法,最多算生活小節;有的自認為貪占“小便宜”手段高明,無影無蹤,或者是自己人、哥們兒,保險可靠,不會出問題;有的看到身邊的人常搞點“小腐敗”,生活滋潤,逍遙自在,便心裡失衡、按捺不住,於是揣摩效仿;有的認為為他人辦了事,有送有收才顯得隨和自然,而不被人視為“假清高”;有的認為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與其保持操守,不如隨波逐流,即使查到也是法不責眾,檢查一陣子,享受一輩子。這些認識和行為都是錯誤的、十分有害的。從總書記的告誡中,我們應該明白,對於黨員領導幹部來說,“嚴以用權”、“嚴以律己”非常重要。權力就是責任,權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我們要經常問一問,手中的權力用到哪裡去了?有沒有玩忽職守、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有沒有巧立名目、吃拿卡要?有沒有公權異化,把權力用在關係戶、小圈子、小團體的利益上?有沒有以權謀私、貪污受賄、貪贓枉法?要自省自警,謹慎用權、規範用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對領導幹部來說,律己能贏得尊重,樹立威望。我們也要經常審視自己,看一看自我要求嚴不嚴?對家人、親屬、身邊的工作人員要求嚴不嚴?是不是謹慎交友、從善交友、擇廉交友?公生明,廉生威,我們只有嚴以律己,以身作則,才能帶出好隊伍,養成好風氣。領導幹部如果做不到“嚴以用權”、“嚴以律己”,不注重日常小節,就會逐漸走上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不歸之路。

三、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努力爭做“三嚴三實”的好乾部

“三嚴三實”是融高尚的人生態度、嚴謹的道德實踐於一體的價值取向,是繼“八項規定”以後中央對黨員幹部的嚴格要求,彰顯了我們黨馳而不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鮮明態度和決心。我們農業局的各級領導幹部要把“三嚴三實”作為修身立德、為官用權、幹事創業的基本遵循和行為準則,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四有幹部。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做到心中有黨。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斷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考驗挑戰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靠得住。要始終保持高度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看得清大勢、站得穩立場、辨得清方向,自覺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理直氣壯、堅持不懈地與錯誤思想作鬥爭。習xx總書記講過,革命理想高於天。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是否具有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一切無所作為的作風,都是與此格格不入的。

二要牢記根本宗旨,做到心中有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繫民眾是黨的政治優勢和傳家寶。對於執政黨來說,脫離民眾就是自斷根脈、自掘墳墓。踐行“三嚴三實”,最核心的是要樹立公僕意識,永葆公僕本色。對人民民眾沒有感情的幹部,絕對不是好乾部。全局黨員幹部要努力學習焦裕祿“心裡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僕精神,始終堅持把為“三農”服務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一是要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要學習理論增強自信,學習理論強化宗旨,提高服務“三農”的自覺性。要主動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增強服務基層、服務農民的能力。二是要深化調查研究工作,解決下基層調研不深不細問題。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礎,班子想問題、做決策要以調查研究為前提。班子成員要把調查研究作為做好工作的基本方法,要帶著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要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善於在調查研究中解決問題,善於總結基層和民眾的經驗,以高質量的調查研究來推動各項工作。全局幹部都要加強調查研究,要立足本職工作,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在調查研究中摸清實際情況,在調查研究中提高能力水平。三是要把幹部“聯基地、聯大戶、聯企業”制度落實到位,聯繫基層的領導幹部和科技人員都要經常到聯繫點去走走、去看看,在技術指導、政策諮詢、項目服務等方面為聯繫對象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