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商務局年度個人總結

(四)突出服務企業,對外貿易實現逆勢而上

外經合作不斷拓寬。三一重工斥資26億收購德國工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金龍鑄造、斯博泰、孟宗竹等企業在阿曼、越南、菲律賓開展境外投資和設立銷售平台。磐吉奧、湘豐茶業、頂立科技等企業的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深入企業開展幫扶。組織21家企業參加國內外展會10餘次,組織11家企業參加各類培訓9次,支持企業“走出去”。對重點外貿企業開展調研,切實解決外貿企業發展難題。積極開展各項資金申報,54家企業單位128個項目爭取到中央省市項目及獎勵資金近800萬元。完善外貿發展平台。星沙海關和xxxx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破土動工,人才強商數據平台搭建完畢。縣國際商會成功改選,與銀行開通抱團授信業務,切實解決外貿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商務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實際到位外資增長10%以上,引進內資增長1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

(一) 抓投資,促增長

一是突出服務項目,抓好要素保障。加強項目台賬管理,進一步簡化審批手續,完善項目月度聯審、全程代辦和綠色通道制度,實時掌握項目建設情況。創新資本運營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資金的乘數效應,帶動民間投資。千方百計批地、想方設法儲地,合理有序供地,全面清理那些批而未征、批而未用、供而未建的土地。

二是突出對接項目,抓好社會融資。完善對接項目管理辦法,加快簽約項目建設,加強投資控制,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按照“招商與招標、貸款與建設相結合”的思路,繼續加大與央企的對接力度,著力推進投資建設一體化運作。

三是突出包裝項目,抓好向上爭資。搶抓國家“穩增長,擴內需”的有利時機,及時、準確、動態地掌握國家政策導向,合理調整、完善項目庫,廣泛收集、科學包裝項目。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銜接,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市重點扶持項目盤子。

四是突出引進項目,抓好招商選資。根據規劃布局、產業升級、多元發展等要求,強化項目質效考核,最佳化招商項目結構和投資結構,突出引進一批競爭力強的戰略投資項目,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二)抓消費,促內需

一是突出擴大消費平台建設。大力支持城鄉大型商業綜合體、特色街的建設,爭取新型商業業態落戶。重點培育支持有發展潛力的內貿企業做大做強,培育消費新需求和新熱點。繼續開展“消費促進月”、“購物消費節”等活動,激活消費市場。做好家電下鄉的掃尾工作,落實好國家可能出台有關促銷擴需新政策。

二是突出完善商貿流通網路。以商品配送企業建設為重點,構建快速高效的商品流通網路;以提升農村連鎖便民店建設質量為重點,推進農村連鎖便民店流通網路;以完善農村商貿服務功能為重點,積極推進農超對接和鄉鎮商貿服務中心建設。

三是突出強化市場監測。抓好市場運行監測預報網路體系建設,及時發布商品供求預警信息,尤其是要力保突發事件發生時的市場商品供應穩定和各種物資準備,增強應對突發事件的物資能源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是突出加強肉類和酒類管理。繼續推進農村生豬屠宰試點工作,完成福臨屠宰點建設,啟動白沙鎮、開慧鎮、果園鎮、青山鋪鎮、北山鎮、春華鎮、安沙鎮的“放心肉”配送中心建設。大力扶持本土酒類生產企業發展,嚴格酒類批發企業市場準入,開展酒類零售企業的專項整治,確保酒類流通市場安全。

(三) 抓三產,促轉型

一是強化服務業戰略地位。以抓工業的力度抓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大力發展臨空經濟、工業地產、現代物流、服務外包、電子商務、研發設計、會展等服務業態,加速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進園區。以涼塘路城市綜合體、友誼阿波羅等項目的建設促進通程商圈提質,以引進高端服務業元素帶動環松雅湖開發,以大型物流企業、航空公司總部入駐帶動空港城建設。

二是打造服務業載體和平台。切實加快松雅湖、空港城、黃興現代市場群、安沙現代物流園等重點服務業發展載體的規劃、建設步伐,全面提升服務業業態和綜合服務功能。加快恆廣大型綜合體、長株潭菸草物流園、黃興農產品物流園、麻林溫泉、潯龍河生態小鎮等一批產業項目建設。

三是積極拓展新興業態。出台支持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快樂淘寶等電子商務平台進一步做大做強。進一步完善對商業綜合體、樓宇經濟的支持優惠政策,加快星隆商業廣場、星沙商業樂園、開元大酒店的提質改造步伐,對申報城市綜合體項目進行全面清查,督促按要求開工開建。加快服務外包行業發展,重點推進服務外包工作室、公共服務平台等載體建設,重點建設宏夢卡通、青蘋果數據城等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