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實踐社會總結

這一段支教一共18天,9天在何屋村,9天在愛心之家,支教的圓滿結束給予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段實踐經歷,更是一份內心清明的獨特感受。

初見。在何屋村初見孩子們,從那一聲聲“老師”開始,我們那時的角色就已經不再是優越的大學生,而是期望能給孩子們帶去更好成長的老師們。從一年級到初二,在何屋村來報名的孩子們有120多人,第一天比上課時間早1個小時就已經在上課的祠堂門口圍了一大群孩子。他們說“起得早,今天要上課所以就早點來”。孩子們的質樸和天真,沒有多么華麗的衣服,甚至會有些污垢,但是總是喜歡帶著笑容喜歡親近老師,喜歡繞著你跟你說話。他們這裡沒有太多攀比,相反的可能由於家庭原因可以感受到更會尊重人照顧人,會很聽老師的話可有時也有小孩子脾氣。第一次見面我們是陌生的哥哥姐姐,我們開始把孩子們擺在心裏面,當成自己的可愛弟弟妹妹,希望更他們帶去快樂的成長。

責任。自此次支教實踐,我們所感受到的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在何屋村和愛心之家,我們全天的重心都在孩子們身上,如何能讓孩子們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如何給予他們良好的積極的改變,授予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無論是課堂上的集體授課還是課後生活中的單獨引導,每一個孩子在我們眼裡都是一樣的需要被關愛,或者說在他們這樣並不優越的條件下,如何帶給他們最適合的教育,給他們的生命力增添真正受益的東西,是我們的責任。無論是每晚的總結分析,熬夜備課甚至於出現的分歧,我們在摸索中深深體會到一名教師的辛苦與驕傲。這一段支教經歷,教授學生擁有責任感的同時,也是給予我們支教老師對責任更深的理解,更是讓我們對教師這一職業深深崇敬。

獨立。在何屋村的支教,感受到的是我們老師的獨立。自己走20多分鐘到集市買菜,一天8 個人一共10塊錢的一伙食費,去找柴火生火做飯,打地鋪睡地板,洗清涼的井水,到河裡洗衣服,布置祠堂改造的教室,完成新生登記和安全教育,和家長們交流,處理各種緊急狀況。在何屋村這邊,因為偏遠和師資缺乏,所以一切都是我們自己安排,幾乎沒有外來幫助,所有問題自己解決。

在愛心之家的支教,感受到的是孩子們的獨立。在愛心之家,50多名學生,分為孝、恭、禮、悌、勇、義、忠、智、仁、信十個小隊伍,每隊由一名支教老師帶領。每天的值日分為衛生、洗碗、廚房、食堂、熱水、潔衛、宿舍7組。各項事務主要都是分小組完成,看著國小年級的孩子們5、6個人洗50多個碗,用柴火燒50多個人的熱水,挑糞水去倒打掃衛生間……看著他們平時從起床的疊被子,衛生的打掃,內務整理,洗衣服等等每一天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獨立完成,這也是我們對這些家境和心裡特殊的孩子們的培養目的,至少讓他們儘早的學會獨立能照顧好自己和身邊人,學會真正依靠自己去解決問題,他們的未來可能會比其他人更加艱辛,所以他們必須從小就比他人鍛鍊出更強的能力和意志。

團隊。老師們的團隊。我們立信一行4個人,在支教過程中認識了南康義工聯合會的會長、監事,認識了全國優秀志願者候選人何叔,認識了很多默默奉獻的義工叔叔阿姨。認識陸續而來的志願者們,美國的沛燊,海大的許楊,諾丁漢的小白,贛師的晶晶,天津警官的笑笑,認識了華僑大學一行9人,南京財經一行9人。在整個支教過程中,我們的隊伍不只4個人,我們這裡所有人都是一個團隊的,一個為孩子們的未來而組成的團隊。we are a team,那種在朝夕相處而培養的友誼也是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