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總結報告

關愛山區兒童,開拓兒童視野。在7月22日,我們利用這次機會開展了“義教”活動,意在為大山的孩子們帶去新知識,拓展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遠大的理想。我們為學生們分別帶來了有關科學文化、名人事跡、英語和數學等方面的知識。看到教室里坐的端端正正的孩子,我們的心被深深地撼動了,這些孩子太需要知識和關懷了。下午五點左右,“義教”活動漸漸接近尾聲,我們贈送一些學習用品給孩子們和學校。“支教”活動最終以與孩子們合影的方式結束了。這次“義教”活動雖然短暫,但我們從孩子們清澈的眼睛中讀出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也讀出了不久後山區繁榮的未來。

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稍縱即逝,戀戀不捨中我們踏上了歸途的征程。活動結束後,總結此次“三下鄉”活動,我們認為已經初步達到了預期效果,三大重點任務都出色地完成了:

(一)走訪農家,了解農村實際情況

除了從政府方面了解後坪鄉的經濟發展狀況外,“奉青隊”還主要針對後坪的農村經濟狀況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與了解。首先我們認真參與了當地的鄉級經濟發展研討會,並從會上初步了解到各村的經濟發展狀況。會上,鄉長與各村村長討論了後坪鄉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提出要充分利用當地擁有世界級自然遺產的優勢發展第三產業,同時加緊新農村建設。各幹部表示對後坪脫貧致富的未來充滿信心。但後坪落後的現狀仍不容忽視,我們認為除了自然災害外,產業結構不合理、政府方面的資金及技術支援不足等都是導致其落後的重要原因。同時我隊深入村民,對鄉中較有代表性的村落的部分村民進行了村莊經濟資源、農村經濟、社區發展、農民收入和政治民主這五個方面的問卷調查。通過這些問卷數據,我們發現,鄉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外出打工,鄉里平均每年輸出勞動力1300餘人次,勞務收入為600餘萬元。但後坪鄉的人均純收入卻只有1935元,遠遠低於XX年國家農村農民平均水平(3587元)。我們認為就後坪的產業結構而言,第三產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而第一產業比重過高,這就成了標準的“靠天吃飯”,偏偏重慶是全國第一火爐,乾旱災害年年有。他們認為後坪擁有地縫、天坑群這樣的世界級自然遺產這一優勢可以加以利用,加速發展旅遊業,並帶動周邊產業,如旅館、酒店等的發展。通過我們這次的調查,類似地縫、天坑群這樣的生態旅遊景點目前並不熱門,實際開發起來很困難。但後坪所屬的武隆縣是個擁有數十生態旅遊景點的縣,若那些景點同時開發,再加強交通條件的完善,就將對遊客有更大的吸引力。許多居住在大城市的人都喜歡在假日時自己開車到一些生態農業度假村,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秀美,我們正可以利用這一點開發武隆。後坪的第三產業也將由此發展起來,產業結構將不再單調、比重失調,經濟將穩步發展。

(二) 關注農村農民,宣傳國家政策

宣傳國家政策,服務貧困山區。我隊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結合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就廣大農民最關心的國家對農村的經濟政策、醫保政策等進行了專題宣傳與現場諮詢,讓村民對國家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有了基本的了解,既服務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又增強了當地村民對政府的信心。宣傳國家政策是我隊此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主題之一。我們舉行了“聚焦三農,見證發展,放飛未來”及“政送醫保,福澤四海,情滿人間”的大型戶外宣傳活動。宣傳活動的開展受到了不少民眾的歡迎,他們積極接受隊員們所派發的傳單並上前進行一些相關諮詢。宣傳過程中,我們的隊員們耐心地向後坪的父老鄉親宣傳“三農”、“醫保”政策,介紹有關“三農”“醫保”問題的相關知識,並認真熱情的為諮詢的鄉親們答疑解惑,幫助農民朋友解決了心頭的難題。活動最後得到了鄉政府官員的表揚。在作調查問卷時,我們就發現很多村民根本連聽都沒聽說過國家的這些政策,還有不少村民片面地認為這些政策對他們而言毫無益處,甚至只是一種負擔。但這只是因為他們對這些政策的了解不夠全面。通過我們的宣傳,他們對這些惠民政策有了正確的認識,也終於改變了他們之前的一些片面的認識和想法。很多村民表示他們十分高興我們能在鄉里舉辦這樣的宣傳活動,讓他們更加了解了一些與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惠民政策及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

(三)關注山區教育,義教傳遞溫情

本次義教活動主要是針對後坪的適齡兒童舉辦的,與其說是為了拓展他們的視野,不如說是想要藉此傳達我們寄予他們的美好願望,那就是希望他們將來能努力學習,不輕易輟學。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