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申報材料

市財政局自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以來,至今已連續6屆獲此殊榮。同時,連續4年被省財政廳評為“全省財政改革與管理量化考核a等次單位“、“全省財政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面對多年多項榮譽,如何把文明創建工作抓出特色、抓出亮點,不斷地推陳出新,使財政隊伍永保活力,我們在2011至2011年度的文明創建工作中,從打造“民生財政“品牌入手,深化創建內涵,創新學習途徑、文化理念、活動載體和管理模式,有效促進了各項財政事業的快速發展。2011年實現財政收入3.2億元,完成財政支出20.3億元。

一、深化學習內涵,為品牌創建提供思想保障。

我們始終把學習當作促進人員文明素質的重要途徑,圍繞學習型機關和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建立了立體式幹部教育培訓新模式。圍繞大教育、大讀書、大培訓、大交流的“四大框架“進行大學習、大提高。一是改變以前單一的灌輸式培訓方法,引進體驗式培訓項目。從武漢請來7名體驗式培訓教練,於2011年4月8日至9日上午,進行了士兵突擊、終極解密、孤島生存、紅黑大戰、宏偉藍圖5個項目的體驗式培訓,進一步強化了團隊意識、溝通意識和協作意識。二是立足於集中學習大課堂,紮實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我們每2周周五的下午,集中全體同志,緊密結合財政工作實際,進行十七大、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等重大戰略思想及時事政治學習,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觀念教育。三是立足於大讀書活動,積極拓寬幹部視野。我們開展了“五個一“讀書活動。即“熟讀一本好書,感悟一個道理,寫透一篇體會,更新一個觀念,純潔一顆心靈“的業餘閱讀文化類圖書活動。推薦《領導幹部大講堂》、《世界是平的》、《做最好的中層》等30本精品圖書為學習書目,要求幹部職工全部閱讀,達到豐富知識,開啟智慧,啟迪心靈的目的。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文化素養教育。通過收看《論語》講座、《金正昆禮儀講座》等文明禮儀電教片,開展未成年人教育等活動,努力更新財政幹部的文明習慣及教育觀念,提高了大家言談舉止、服飾著裝的能力。同時,積極鼓勵幹部職工參加會計、評估、稅務等各類資質考試及職稱考試,鼓勵幹部職工自學成才。目前,已有6名同志取得了註冊會計師、評估師、拍賣師資格證書,10餘名同志正在參加考試。四是立足於財政業務培訓,提高幹部職工的業務技能。我們在師資力量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按照《財政系統幹部崗位培訓能力素質規範》的要求,以公共財政理論知識為基礎,從培訓當前工作急需的內容入手開展業務培訓。先後組織了惠農政策培訓、會計電算化、網路化培訓、財政管理體系改革、財務制度改革等各類財政業務專題培訓,並先後推薦10名領導幹部參加省財政廳組織的領導幹部培訓班;推薦8名35歲以下的同志參加省財政廳組織的年輕幹部培訓班;推薦28名科級幹部參加了市委黨校舉辦的“領導幹部培訓班“,組織37名中層幹部參加了“業務骨幹培訓班“的學習。

二、深化文化內涵,為品牌創建提供組織保障。

財政文化是塑造財政形象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我們把財政文化建設作為“靈魂工程“來抓,以文化聚人心,以文化聚人氣,以文化聚品牌。針對過去財政隊伍中不少幹部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知識儲備、業務能力等與知識經濟和公共財政的發展要求不太適應的現狀,2011年,我們根據市委部署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出爭做“六型“幹部(學習型、務實型、創新型、廉潔型、節約型、和諧型)活動,拉開了財政文化建設的序幕,今年,在歸納總結、理性思考、借鑑學習、系統整合的基礎上,凝聚集體智慧,正式提煉出了包括財政歷史、共同使命、核心價值觀、發展目標、共同願景、團隊精神、工作作風、理財方針、理財方式、財政管理、人才理念、廉政格言、為人處世、行為規範等14項內容的財政文化理念;每個財政所統一製作了宣傳欄,營造了較為濃郁的文化氛圍。通過廣泛宣傳和相互交流學習,廣大財政幹部的思想受到了一次衝擊,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對財政文化有了認同感、歸屬感,工作責任感、使命感更加強烈,隊伍也有了凝聚力、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