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電教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黎民居中學始建於1956年,現在教職工51人,教學班15個,在校學生489人,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微機室、電子備課室,並開通了遠程教育網、網際網路。我校雖然地處偏僻,規模又小,但多年的辦學實踐形成了我校獨特的辦學風格和辦學思想。近幾年來,我們繼承學校電教的優良傳統,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科研強校”的辦學方針,積極創造條件,大力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極大地推動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學校先後被評為河間市電化教育先進集體,河間市德育教育先進集體。

一.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培訓,構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為了使教師能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資訊時代真正走出一條現代化教育的教學新路,我校利用假期時間,派出優秀教師去滄州或河間進行信息技術培訓,學習word、excel、powerpoint、authorware、課件大師等軟體的套用,參加陪訓學習的老師回來後,再對全校老師進行培訓,讓每個老師都熟悉這些軟體的套用,並能製作出課件,為自己的教學服務。

為了能讓老師們的課件活起來,更加人性化,更好的達到學生與課件的整

合,學校利用利假日,帶領老師們到滄州八中、崇仙中學等學校進行學習和交流,另外,為了提高老師們的課件製作水平,我校每年都買一些多媒體課件資源,安裝在多媒體備課室,讓老師們去觀摩、去學習、去研究。

在平時,校領導也經常去多媒體教室聽課,和老師們共同探討,如何合理利用多媒體,如何能達到人機的整合,如何利用多媒體突出一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慢慢的老師們製作的課件活起來了,課堂也活起來了,學生的思維也活起來了,教育教學質量也就慢慢的提高了現在我校的每個老師,都能根據自己所教的科目製作出較好的教學課件,在河間市舉行的課件製作評比活動中,我校的熊玉來、吳書霞、張書芹、李亞楠等老師都獲得了一、二等獎。

二.遠程教育接收的套用

我校自開通遠程教育接收後,校領導就十分重視遠程教育資源的共享與套用,讓專人負責這項工作,每天準時接收教育資源,老師們可以隨時進行查閱學習,看到好的教育資源,及時套用到課堂中,為學生服務,不但激發了學性的學習性趣,更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打開了學生的思維,同時老師們的專業知識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教育教學理念也得到了更新。

教導處及時的利用教研時間,組織老師們觀看接收到的優質課視頻,然後進行研討,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的改進,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信息技術課的開設

教導處根據河北省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設定標準,開設並開足信息技術課,並設有專職的信息技術教師,每個教師都能做到認真備課,及時上課,而且上課有教案,課後有反思,學生們對信息技術課也很喜歡,上完每一節課後,反響都很好,每個學生對word、excel、powerpoint都能進行套用,每到節日,學生們都能利用相關的軟體製作一些賀卡,期中期末考試時,每個學生都能進行上機操作,所有這些都是平時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四.校本教研的延伸——網路教研,是我們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