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企業勞動競賽先進單位材料

~年,**分公司積極回響上級部門號召開展的“交通杯”勞動競賽,圍繞“優質、安全、速度、效益”四大目標,充分調動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技術業務素質,通過一系列的主題勞動競賽活動,促進了我司經濟經濟效益的飛躍提升和“兩個文明”建設的全面發展,全年預計總行駛里程702萬公里,運送旅客129.8萬人次,在無任何大小上報事故的情況下,預計創招攬收入1200萬元,第三產業收入71.8萬元,上交稅款55萬元。取得了較好的效益,我們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思想統一、領導重視。

在開展“交通杯”勞動競賽前,我司領導班子專門召開了會議,討論勞動競賽的組織和實施方案,針對我司生產經營特點,制定了詳細的競賽規程和細則,並成立了“交通杯”勞動競賽領導小組,負責具體的指導和實施,由公司經理負總責,分管生產副經理負責車站技術練兵、優質服務勞動競賽,分管安全機務副經理負責車隊、安機科、保修廠的安全生產、汽車維修與檢測技能競賽,總支書記負責文明行業創建及宣傳競賽。他們各負其責,大膽創新競賽方法和管理理念,不斷突破傳統勞動競賽的活動方式和工作底線,使競賽不流於形式,收到了實效。

二、宣傳發動,全員參加。

為使競賽深入人心,真正成為一項大眾競賽活動,我司召開了全司二層骨幹會議,傳達了有關勞動競賽的精神和內容,要求回去後馬上組織宣傳發動,通過懸掛宣傳橫幅3條,條幅20張,宣傳牆報2期,召開班組吹風會6次,充分讓大家了解活動的意義和作用,營造了濃烈的競賽氛圍,全員職工摩拳擦掌,積極投身到勞動競賽的熱潮中去。

三、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不斷豐富勞動競賽的形式和內涵。

“交通杯”勞動競賽是貫穿“十五”期間的一項活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競賽如何才能永葆活力呢?如何結合實際、常抓不懈、賽出新意、賽出成效是我司對此次競賽活動的一個中心指導思想,賽前我們根據我司業務特點,充分調查、諮詢、研究,形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競賽:

1、圍繞優質服務,開展崗位練兵、技術練兵競賽活動。汽車站是我司下屬重點單位,是生產服務的第一線,每年收入占我司總收入的80%,員工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過去汽車站由於缺乏嚴格的規章制度,沒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缺少罰款分明的激勵體制,人心渙散,職業技術素質差,服務意識不強,曾多次受到旅客的批評和投訴,從上述問題的本質來看,就是職工的技能業務不強,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旅客日益增長的服務要求,而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個人技能和報酬沒有掛鈎,乾不乾,幹得好不好都一樣,員工沒有工作積極性,針對這個問題,車站以即將來臨的春運為契機,期間在全站範圍內開展“學技術、爭實效、創優質”的崗位技術練兵勞動競賽,重新規範了崗位的職責和標準,並設立了“職工技術新紀錄獎”,“職工優質服務獎”,“職工超額完成任務獎”,“先進班組獎”,“星級班組達標升級”等獎項,使職工的收入與業績、技能結合在一起,促進了職工參加競賽的積極性,極大豐富了競賽的內容和內涵,開創了新意,收到了切實的效果。如原來票房的工作因為工作強度較低,環境較好(有空調電腦),被認為是一個“懶人崗位”、“肥缺崗位”,而票房工作人員也存在著業務技能差、服務意識不強等毛病,通過這次勞動競賽,特別是設立的那些獎項,使她們有了動力,看到了技能業務提高帶來的個人收入的增加,在原來只有50%的班次在票房售票,但還是賣不過來,經常出現旅客排長龍買票的情景,在勞動競賽中增加到90%的班次在票房售票,經過崗位練兵,票房人員的技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如原來售一張票的時間為一分多鐘,而現在只要30秒內,像售票員鄭蓮華同志最快只要20秒鐘,過去排長龍買票的現象再也看不到了,更要說的是,通過“職工超額完成任務獎”,她們售票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從原來的守株待兔,願者上鉤,到現在的主動打招呼,熱情回答各種詢問,任務完成情況也是日有增長,在春運期間,售票員朱華莉同志更是勇奪“超額完成任務獎”,獲得獎金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