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材料參考範文合集

上級資源全員培訓選用省、市組編的教師全員培訓基本教材。XX年學校開展的《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教師語言表達》、《市義務段教師學科專題培訓指南》。

師資資源校內以高級教師、學科教研組長、學科級段任課組長等為培訓輔導員,效果較好。另外用外聘教師來充實培訓師資隊伍。

網路資源能充分利用“浙江教師研修網”、“教師教育網”、“教育線上”等網路資源,建立以學科為單位的區域性學習團隊,定期開展學習和討論。

資料積累學校學科教研組長、學科教學年級組長等學校教學骨幹教師,均建有學科教學資料庫,內有新課標學習資料、備課資料、教學課件、試卷練習題庫、教學經典案例等計算機信息資料,全校總存量達60多g,平均每位教師有1g多。

自編教材積極開發教師教育校本課程,有自編校本研修教材。學校編有《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讀本》《班主任全員培訓講義》等,作為學校中教師政治業務培訓教材。

外部引入學校與市教研室、市教師進修學校(教育學院學院)、東恩中學等機構和學校保持聯繫,促進校本研修的深入開展。開闢“梁中講堂”邀請外單位的教育教學專家,分專題來校講座。

二、制定計畫制度,加強總結考核,對校本研修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

1、制定計畫——啟動校本研修工作

學校制有教師長期發展的規劃和近期工作計畫,不斷提出階段性實施意見和改進措施。學校每學年制定校本研修的工作計畫,積極組織實施。對各項專題內容,又制定專項計畫來開展各項工作。如年中學青年教師培養指導意見,學年中學青年教師“十個一”活動方案等。

2、及時總結——不斷反思和改進

在階段性計畫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改進做法,完善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不斷取得實效。如每學年有師訓工作計畫和總結,每個專項內容又有計畫和總結。年年、年的主要專題有《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教師言語表達》等都有單項計畫和總結。

3、形成制度——把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

在校本研修開展的過程中,我們把習慣的做法,行之有效的措施總結出來形成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制度化。幾年來我校形成的校本研修制度有:青年教師綜合考評量表、教師師德考核互評表、中學年級組考核表、學生問卷調查表、教學質量評估及獎勵辦法、校級先進獎勵辦法、集體備課要求、中學教學工作常規、中學教職工教育教學工作考核評分細則、中學晉升一級教師量化評審方案等。

4、民主參與——調動每個教師的主動性

在青年教師培養工程中,每個青年教師都制定自我成長計畫及年度教學業務學習和課題研究計畫,確定自我奮鬥目標,爭取3-5年內成為教育教學的行家。

5、保證時間——使校本研修活動落到實處

學校隔周一次師德政治學習,三周一次教研組活動。每學期制定《教師政治理論學習計畫》,三周一次教研組活動內容列入學校工作計畫。按計畫布置教師個人自學內容。讀專著內容有:《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教師需要什麼》、《強化愛與責任,彰顯師德輝》等。保證平均每周1小時以上。

6、記錄過程——使校本研修工作留有痕跡

校本研修的每次活動過程有記錄,人員出勤有點錄,必要時拍照留念,完成後有小結和報導。如教研組工作記錄冊、教師成長記錄冊都能按要求記好,“梁中講堂”請專家來校為教師講座、《教師言語表達》理論考試都能拍照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