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申報文明單位材料

制度管理。德育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整個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德育處牽頭組織師生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師生適時輸送精神食糧,讓師生把認識內化為能力,把意識內化為素質。

環境管理。在靜態的環境管理方面,按照校園規劃目標,淨化、美化、知識化、教育化,讓校園的每一個視點都育人。在動態的環境管理方面,發揮黨工團、政教總、年級部、各班級等機構的職能作用,活躍校園文化氣氛,使師生在參與中得到自我教育,在動態環境中得到知識的養分,精神的升華。

3.豐富校園文化,提升學校發展內涵。

一是抓教育,以目標激勵,先進的輿論鼓舞引導人。發揮學校各個宣傳平台作用,先進理念思想、好的訊息及時傳遞至廣大師生。

二是抓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師生的精神生活。寓教於活動之中,使師生在參與中得到鍛鍊,活動中受到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同時陶冶情操,增強了團隊精神觀念及學校的凝聚力。

三是抓投入,顯性文化教育與隱性文化教育同步運行。站在科學、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用科學合理的制度規範師生行為,用高遠發展的目標激勵師生向上,用豐富的情感感召教職員工,教化學生,真正意義上構建“制度+目標+情感”的管理模式,讓校園成為師生精神成長的生態園,讓師生成為最好的自我。

目前,借國家“雙高普九”工程的全面實施和準格爾經濟跨越式發展契機,我們全體師生員工正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向著建成自治區一流、全國知名學校的目標邁進,精神文明建設將成為健康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