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四、注重組織創新,形成人才梯隊

1、成立學術委員會,促進學術繁榮

除科研處外,我們還建立了校學術委員會,它是立足於學校的合作型學術組織,在學校里具有專業上的權威。學校學術委員會是教師治教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通過學校學術委員會的活動自然湧現教師領導者(teacher leader)。

通過自薦和互薦方式我們評聘在專業上擁有發言權的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擔任學術委員會成委員,審議課程實施方案、評審課題申報、鑑定科研成果、指導教研科研工作、組織和承擔教學評優活動。學術委員會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學校“文化校園”的建設,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可持續發展,保障了學校的“學術獨立與學術自由”。

2.建立名師工作室,形成輻射效應

為集聚研究優質資源,我們建立了特級教師領銜的名師工作室制度:學員通過自薦和推薦的方式產生,經過專家的面試,專家、學員雙向選擇確定參與名師工作室的人員,簽訂了“帶教協定書”,明確了雙方各自的權利和義務,明確了目標和任務,也明確了研究專題,每周開展一次專題研討,對已經具備相當實力的優秀教師,進行目標性帶教,包括“課堂教學”、“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等,工作室教師與特級教師溝通、對話和研討,接受專家個別化的輔導、指導,雖然有壓力,但都有各自的收穫和提高。這一舉措使成熟期教師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

另外,我們還通過自薦和推薦的方式建立了三至四個由骨幹教師領銜的工作室,明確權利、義務和工作流程,明確研究任務和方法等等。目前,工作室有明確的研究課題,領銜教師帶領幾位志同道合的教師共同開展研究。工作室的建立可以幫助青年教師提高綜合素養,促進骨幹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為學校發展實現新突破奠定基礎。

回顧幾年來走過的研究之路,我們感到學校的科研工作通過以點帶面、骨幹帶頭、經驗帶教,形成了學校的科研骨幹力量,形成了以科研凝聚人,凝聚教師於課題周圍:以科研開發人,開發教師的創造能力;以科研引導人,引導教師與大師為友;以科研提升人,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的科研氛圍。

旅遊系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申報先進集體材料
衛生院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申報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最新房管系統先進集體申報資料參考
關於煤礦先進集體的申報材料
青年志願者先進集體申報材料:青春在奉獻中
有關班組先進集體的申報材料
“學雷鋒、樹美德、做新人”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學院先進集體申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