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建設工作總結

一、前段工作基本情況

各區、縣(市)認真貫徹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社區建設、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和婚姻登記取得了很大進展,突出體現為“五個明顯”:

一是社區辦公服務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各區均計畫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通過“分步實施、重點扶持”的辦法,使所轄社區居委會辦公服務用房面積達到“老城區300m2,新城區500 m2以上”的標準。為實現這一目標,各區均出台了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建設獎勵扶持政策,並安排了專項經費。嶽麓、開福區還將社區辦公房建設納入了區今年的實事工程。今年,全市共新建、改建、擴建了 個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建設面積41152 m2,平均達564 m2/社區。此外,加強了對開發商提供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的監管。今年共督促 68個開發項目為社區配備了辦公服務用房。至XX年底,全市385個城市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總面積為158783 m2,平均每社區431 m2,有260個社區用房面積已達到300 m2以上。在陣地建設方面。在建設、規劃、國土、房產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去年共督促68個開發項目為社區配備了辦公服務用房。至XX年底,全市385個城市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總面積為158783m2,平均每社區431m2(XX年不足28 m2),有260個社區用房面積已達到300 m2以上。

二是部門對社區建設的支持力度明顯增強。如為解決社區用房,市規劃局加強了對大型開發項目配套建設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的監管;為改善社區環境,市城管局牽頭開展了100個社區標準化建設活動;為繁榮社區文化,市文明辦、市文化局組織開展了社區文化藝術節;為改進社區治安,市綜治辦加強了社區治安巡防隊員的配備等。

三是社區的管理服務功能明顯提質。各社區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多種貼近民眾生活、民眾喜聞樂見的管理服務活動。如開展社區物業管理、推行社區養老服務、挖掘社區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等,一批社區服務品牌相繼湧現,如瀏正街的“鄰里節”活動、楊家山社區的“紅歌晚會”、馬王街社區的“老街坊影院”、牛婆塘社區的“新聞發言人”制度、赤崗社區的“義工俱樂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社區建設的目的和落腳點是社區服務,在社區服務方面,我市本著以人為本,服務居民的宗旨,竭力打造社區服務品牌。目前,全市有服務網點3070個,志願者隊伍14.46萬人,部分社區和街道還設有熱線電話、呼叫服務、社區網站服務等硬體服務。在著力發展社區衛生、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加強社區治安的同時,還大膽創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貼近民眾生活的、民眾喜聞樂見的社區服務活動,為充分發揮社區基層民主自治的職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如社區黨建“四百工程”、“三聯五帶頭”、“一個黨員一面旗”等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了社區黨組織服務民眾、凝聚人心的作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區服務站和志願者隊伍的建立,極大地方便了居民民眾,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

四是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力度明顯加大。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長沙市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實施辦法》(長辦發[XX]35號),《辦法》對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內容、時間、形式、程式、監督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具有較強的指導性、操作性。借換屆選舉之機,各級普遍對村幹部進行了業務培訓,市、區縣(市)、鄉鎮三級共舉辦培訓班20餘期,參加培訓近萬人次。如瀏陽市由市委、政府組織對全體村幹部進行了集中培訓。絕大多數村均按規定公開了村級事務,重大村務普遍由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策,大多數村民主理財小組切實履行了對村級財務的監督管理職能,保障了村民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監督權的落實。三是進一步加強了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監督。村務公開工作納入了全市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和市對區縣(市)的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內容。今年,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牽頭就村務公開工作開展了專題督查,區縣(市)的季度督查已形成慣例。四是進一步強化了典型的示範引導作用。總結了開福區“村財村管、鄉鎮監督”的經驗和瀏陽市“發揮民間組織作用,參與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經驗,並在全國深化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座談會上作了典型發言,獲得了高度評價。重點抓了100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