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應急工作總結

(二)做好信訪維穩工作,維護轄區社會穩定。

1.不斷完善矛盾糾紛預防調處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加強網上信訪和市政府12345專線電話信訪件辦理工作,進一步暢通民眾反映問題、表達訴求的渠道,拓寬領導了解民情、解決民憂的途徑。二是積極預防、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認真貫徹落實《深圳市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檔案精神,建立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把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苗頭和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如,恩上路改造工程因涉及面廣,利益衝突大,民眾意見比較分散,改造工程存在較大穩定風險。為充分評估分析風險,妥善解決各種利益訴求,維護社會穩定,濱海規劃分局專門委託了社會專業機構對存在的風險進行了評估,並提出了風險化解應對措施。經評估,區政府果斷決定暫緩此項目實施。從而成功地避免因重大項目實施而誘發的重大群體性事件。三是積極推進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有效銜接的“大調解”體系,妥善調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進一步推動街道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2.妥善處理集體訪和群體性事件。今年我區信訪形勢比較嚴峻,信訪總量持續上升,集體訪增長較快。集體上訪人員言行趨於過激,重複信訪比例較高,纏訪鬧訪現象時有發生。處理稍有不慎,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妥善處理集體訪和群體性事件是我辦今年工作的重點之一。我中心(信訪辦)與各街道、各部門密切配合,協同作戰,採取不同對策,妥善處理各類集體訪,使我區的越級集體訪數量繼續在全市6區中保持末位。年初至今,我區共發生各類集體訪和群體性事件68宗,其中部分案件涉及面廣,人數多,甚至政策性較強,處理難度較大,但由於策略對頭,方法得當,處理及時,絕大部分群體訪事件都在轄區內得到徹底解決,個別暫未解決的案件也處於可控狀態。如,今年10月份,鹽田街道協宏鞋廠因投資人欠薪逃匿發生勞資爭議,引發數百甚至近千員工多次到市、區激烈上訪。事件發生後,區領導高度重視,部門聯動協調,反應快速,組成專門工作組進駐,及時妥善解決了工人的欠薪問題,使得該事件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平息,維護了社會穩定。

3.紮實做好區領導接訪工作。從XX年3月至今,我區堅持實行五套班子領導每日接訪制度,每個工作日均安排區五套班子1名領導負責接訪民眾。今年以來,我區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區領導接訪工作。一是認真做好公示公告工作,引導民眾有序參與。根據接訪活動方案,提前在信訪大廳公布接訪時間、地點和形式,使民眾深入了解、積極支持和有序參與。二是堅持接訪、約訪、下訪三位一體,促進問題解決。在堅持區領導每日接訪制度的基礎上,開展約訪、帶案下訪活動,提高領導接訪的針對性和解決問題的效率。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領導共下訪民眾7批25人次。三是實行領導包案,切實落實責任主體。對區領導接訪的案件全部由接訪領導負責包案,包案領導全程參與案件的調查、協調和處理,直至“案結事了”。四是實行各職能部門陪訪,區、街道聯動接訪。各街道和信訪量較大的區直部門,每天安排街道、部門領導值班接訪。每逢區委書記和區長接訪日,各街道黨工委書記同步開展接訪活動。來訪事項涉及的職能部門無條件參與接訪活動。

4.深入推進信訪積案化解工作。按照上級統一部署,今年4月到8月,我區開展了新一輪信訪積案化解專項治理工作。區領導先後召開了3次全區性的會議,專題研究信訪積案化解的辦理工作。區加強信訪工作和維護社會穩定協調領導和我中心(信訪辦)具體負責牽頭協調,組織有關部門先後排查了18宗信訪積案。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有關部門協調聯動,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釘子案”、“骨頭案”。目前,上述18宗信訪積案已辦結的案件有6宗,已得到化解的案件有8宗,其他4宗案件也處於可控狀態。同時,加大對初信初訪的協調辦理力度,對民眾訴求合理的解決問題到位;無理的思想教育到位;行為違法的依法處置到位;生活困難的幫扶救助到位,促進案結事了,息訴罷訪。基本達到了“解決一批、穩住一批”的目的,確保了在今年各重要、敏感時期無人赴省進京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