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應急工作總結

5.進一步加強信訪信息蒐集和調研工作。新《信訪條例》實施後,我區各級信訪部門進一步強化了在信息蒐集和調研工作,不斷改進信訪調研和信息工作,廣拓信息源、深挖矛盾糾紛的規律性,力爭把問題發現得更早,解決得更好。對普遍性問題和信訪疑難問題還開展專題調研,撰寫信訪內參,為領導提供決策參考。今年以來,我中心(信訪辦)向各種信息載體報送信訪信息共50多條,編輯撰寫《信訪反映》30期。如,近年來,我區部分環衛女工因為福利待遇和生活困難等問題多次到我中心(信訪辦)上訪。經過了解,上訪女工多為單親母親,由於長期的生活壓力,她們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社會交往能力比較差、對生活比較悲觀等特點,屬於社會弱勢群體。為了重新喚起她們對生活的信心、營造和諧社區,我中心(信訪辦)通過專職社工對他們開展了調查走訪,根據他們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策劃了“信心09,陽光加油站”互助支持型社工活動,引導他們樂觀積極看待問題,發掘自己的潛力,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令其對生活態度有了明顯轉變。

6.整合資源夯實基層信訪工作。一是強化基層格線,築牢信訪第一道防線。目前,我區四個街道都已成立信訪辦,有專人負責信訪工作,有專門的信訪接待場所。每個社區工作站均指定一名信訪調解員,在較大的社區還設立了信訪接待室。目前,區、街道、社區(廠區)三級信訪工作格線已建立。二是成立街道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由各社區工作站、各基層站所負責人任成員,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親任組長。進一步強化基層主要領導責任,“抓領導,領導抓,一級對一級負責,層層抓落實”的基層信訪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同時,在各社區建立信訪調解委員會,由各社區站長任主任,各方廣泛參與。三是以創新機制為手段,推動街道司法所、信訪辦合署辦公。由其承擔轄區內司法行政和信訪工作的職能,實現信訪調解、司法調解、人民調解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增強基層信訪工作力度。

7.全力做好國慶6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信訪維穩工作。一是成立區國慶60周年安保期信訪維穩工作臨時領導小組和前後方工作組,派出工作人員進駐北京負責勸返工作,為安保期間的信訪維穩工作提供了組織保障。二是持續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今年以來,我中心(信訪辦)多次組織開展了轄區、部門系統和單位三層次的“拉網式”大排查。特別是國慶前夕,為確保國慶期間社會和諧穩定,我中心(信訪辦)進一步加大排查化解工作力度,及時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國慶60周年期間信訪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的通知》(深鹽信穩辦[XX]12號),對全區信訪隱患和矛盾糾紛再次進行了排查化解。經排查,篩選確定了5起存在越級上訪隱患的案件為重點案件,落實了“四定三包”(即:定領導、定措施、定時間、定責任,包案件調查、包問題處理、包人員穩定)工作措施。綜合運用行政、司法、人民調解等多種手段解決信訪人合理訴求和實際困難,做到一手抓問題解決,一手抓穩控,5宗案件全部化解在轄區。三是積極落實穩控和勸返工作措施。提前制定進京勸返工作方案。對可能在國慶期間越級上訪的重點人員進行深入排查。對排查出來的人員,及時採取有力措施,解決信訪人的合理訴求和實際困難,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把他們穩控在當地。如,9月24日和9月29日,原沙頭角進出口貿易公司員工分別有16人次和90多人次赴省激烈上訪。區領導寶成、杜玲、電雄、景海同志多次主持召開會議研究勸返和穩控工作。副區長董秀同志親自帶隊到廣州參與勸返,公安部門對5名挑頭分子實施了教育訓誡,確保了穩控工作效果。

8.積極謀劃和推進區信訪大廳建設。下半年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加強信訪工作,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市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各區以方便民眾解決問題為中心,建設兼有”接待受理、聯合調處、協調指導、監督查處”職能的信訪大廳。我們貫徹落實《意見》和寶成書記指示精神,紮實推進大廳建設。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強和改善硬體設施建設,調整大廳布局,全面整造接訪室,增加了個案懇談室、駐廳單位辦公室、陽光工作室(心理諮詢室)等。信訪大廳已於11月19日掛牌成立,正式運作。科學研判信訪形勢和量化分析信訪特點,據此增加了區檢察院、城管局、區國資辦、公安分局等4個單位進駐信訪大廳,加大解決信訪問題力度。此外根據信訪人的實際情況,協調區婦聯安排專業心理諮詢師進駐信訪大廳,提供專業心理輔導和疏導,綜合解決信訪問題。改進大廳管理運作模式,明確駐廳單位職責和信訪受理流程,努力推動大廳成為依法處理信訪問題綜合辦事機構,避免變成駐廳單位空間上簡單聚集場所。加強組織協調,起草相關管理制度,初步擬定《鹽田區信訪大廳建設實施方案》, 根據全區信訪實際情況,以有效解決信訪問題為原則,科學調整,合理安排駐廳單位,積極研究和謀劃長效工作機制,不斷總結完善,紮實推向信訪大廳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