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勞動總結

學校把社會作為實踐的場所,讓我們參與社會公益勞動,在這種活動中得到很多的啟示。首先一點就是,啟發了我們在公益勞動中尋找能使我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點。引導我們去了解社會,感受社會。

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對於一些人際關係和自我評估的方面都有欠缺。這次活動讓我覺得自己是另一個高峰,讓我親身體會了勞動的光榮感。也體會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創造世界的真理,我們增強了抵制輕視勞動和不勞而獲的思想侵蝕,以避免我們形成好逸惡勞的壞習慣。也促進了我努力修正自身錯誤,正確認識自己的目標確立。

社區實踐活動同時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我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更讓我們明白了獨立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中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么重要。在這個更新速度日新月異的社會,如何適應社會也是我們面臨的困難,對於現在的我們,越早接觸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就意味著我們越能適應它。也同樣加強了我們的勞動觀念,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和開拓精神。

社區服務不僅能造福社會,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而我們也該為了公共利益而自覺自愿的參加勞動。因為那是我們中學生的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不計報酬也是我們中學生勞動態度的一個特徵。我們這裡所講的服務,就是以不計報酬為前提的。那是根據以公共利益為特徵而勞動的,我們必須為公共利益而勞動,自覺要求勞動,並且覺得光榮而自豪。而積極為社區服務也是為社會盡力,是熱愛勞動,熱愛社會的一種表現。

參加這類勞動,對於我們高中生來說,十分重要。不光是鍛鍊了實踐能力,而且增加了學生和外界的交流。使我們從死讀書,讀死書的狀態中解放出來,同時,提前感受人生,體驗人生,而只有真正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去,我們才能真正的發現生活的美好和艱辛,感受人生的廣闊和博大。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它已經不符合現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園,心卻更加廣闊。我們追求個性,追求進步,追求前沿,追求生活的豐富多彩和健康向上。所以,此類活動正在中學生日益要求社會參與,要求社會進步的思維模式中逐漸壯大,並成為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顯然,這種活動已經成為一道不可抵擋的社會潮流,它使我們更趨向於全方位的發展。

張瑞敏曾說過:“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剛開始勞動時是有點累,但是當看到勞動的成果時,卻很高興。有種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你做的菜,心裡會很幸福很高興,有被分享感。

而看到了成績,同時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觸最深的是做任何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斷的克服困難才會成功。做事要踏實。假如我們不親身歷練,就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也一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多少回報,而只有認真做了,才能有更多的收穫。而通過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結果如何,那個過程自己肯定也是受益的。慢慢的,我們長大了,我們將會面臨更多的歷練和過程。

所以,這次社區服務勞動,只是起到了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但是,我卻從中卻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想,這些道理都是我們平時光從理論上不能領悟到的。而社會是有一定的曲度的,我們將在曲折中成長,在挫折中長大,這也就是將來我們必然面對的規律。我們不再覺得平時在家時被父母當寶一樣的伺候是理所應當的了。我們更是體會到,我們要關愛自己,也要關愛他人,關愛父母。我們要細心觀愛生活,認真對待生活,只有這樣,我們的每一天才是有所收穫的,而我們也會在這種積累中不斷的進步,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完善自身,然後,贏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