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21個關鍵字

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21個關鍵字

第1個關鍵字:新起點和自信心。 過去 35年的改革開放,無論從思想認識、國家體制,還是從思維方式及現實舉措,都已經遇到很多瓶頸和困難,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治、環境等幾乎所有領域的建設和發展,都陷入各種利益衝突和矛盾困擾之中。在這種局勢下,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必須“強勢突圍”。 因此,新一屆中國執政集團,必將大膽走出傳統的思維定勢,通過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新起點,將從思想、體制和制度層面,最佳化並打造一個新的改革發展的平台,著眼於從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並不斷增強執政黨領導改革開放及各項建設事業的自信心(三個自信)。

第2個關鍵字:黨的執政能力。 儘管近幾年來,海內外民眾,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和執政能力多有責備,而且新一屆執政集團也深刻認識到作為執政黨,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就目前中國客觀局勢而言,唯有中國共產黨有條件、有資格、有能力統攬改革大局。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 將會從改善和強化執政黨執政能力的角度強調: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使執政黨能夠肩負起“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第3個關鍵字:民主政治。 近十多年來,中國公眾對於民主政治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但由於種種原因,過去較長時間裡,執政集團,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策略地迴避了這個問題,因此 導致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步伐明顯落後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其他各個方面。 現在看來,這個問題已經無法迴避,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會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注入新的、既與時俱進又適合中國國情的內容和舉措。 不少人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不會涉及“民主政治”問題,但有跡象表明,新一屆執政集團可能會開明地正視這個問題,並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原則、方向和事宜的舉措。

第4個關鍵字:社會活力。 由於中國持久的經濟改革,一致是黨和政府強勢領導和主導,而且改革開放帶來的諸多成果,廣大民眾沒有得到公平的分享, 特別是進入 21世紀以來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在很多方面極大低傷害了人民的感情,導致廣大民眾,對於黨和政府倡導的很多事情缺乏參與的熱情和活力,人民大眾在很多時候要么麻木不理、要么袖手旁觀。 任何國家治理的偉大創舉,如果失去民眾的關注和參與,注定很難成功。因此, 如何激發民眾的熱情和活力,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直面應對的一個問題。 而最有效的舉措則是:一方面“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設計和實施全新的改革,另一方面大幅度減少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干預,通過完善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實現民眾創業、就業和發展機會的公平均等,從而最大程度地調動各階層民眾的積極性。

第5個關鍵字:改革目標。 既然要從新的起點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走出目前困局,步入新一輪健康的增長期,那么今後十來年的改革方向和目標是什麼呢?其實,“市場化”的大方向已經敲定,“到 2020實現小康”的大目標也已明確,但是更加具體的實施目標和階段性任務是什麼呢?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向公眾展示的改革方案,提出了這樣的基本思路: 新一屆執政集團的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富有活力、創新導向、包容有序、法治保障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並建議將改革 分為三個階段,即 2024年至 2024年的近期改革、 2024年至 2024年的中期改革和 2024年至 2024年的遠期改革。這大致告白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