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幹部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心得體會

11月19日,在教育局黨組書記的主持下,教育局全體幹部學習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報告,大家結合本縣的教育實際情況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特別是對教育公平大家發言最積極。三中全會用了很大的篇幅對教育改革進行論述,令人們看到了中心對教育的關心和關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關乎國家未來,民族希看,不能不察也。中心對教育的重視,正是體現了國家對未來可延續發展的關心。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國家是下了真工夫的,值得期待。

對教育改革的內容進行了分類,我以為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對學習內容進行規範。完善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學習愛好;增加學生社會責任感,進步實踐能力;強化體育鍛鍊,增強體格;改進美育教學,進步審美和素養;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減小壓力。二類是對學習環境進行了規範。增進教育公平,健全助學資助體系;構建教育資源覆蓋機制,減小城鄉差距;兼顧城鄉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換輪崗,不設重點學校和班級;義務教育免試就近進學,破解擇校困難。三是對招生考試進行了規範。義務教育免試進學;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減少統考科目、取消文理科、外語等科目;逐漸推行普通高校基於同一聯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逐漸取消大學的行政級別。這些具體的措施都讓教育體制改革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改革。

孩子的教育成長題目一直是家長最關注的重要題目。在自古就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訓的中國,想通過讀書而出人頭地的比比皆是,因而家長、老師齊用力,採取各種方法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孩子們的天性被遏制,成了讀書的機器。更有些孩子由於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而往輕生,結束了花兒一樣的生命。在使人痛心之時,更讓人感到迷惑,家長們到底想要甚么?這些孩子成了家長幻滅理想延續的載體了。通過這次改革有看改變教育學習環境,還孩子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做回自己,沒必要承載過量的責任負擔,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接受教育。

固然這次的教育改革動作很大,但能不能到達預期的效果,還要看落實。由於現行教育環境的構成緣由是多方面的,生存的壓力、競爭的環境、迷茫和焦慮,這些才是造成當前教育環境不好的主要緣由。

首先是解決家長的焦慮情緒。這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題目。他們把過量的期看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寧願窮三代也要供出個有“出息”的孩子出來。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孩子在劇烈的競爭環境中適應不了。希看通過上個好大學來解決以後的就業難題目。因此,報各種特長班來進步孩子的“素質”,並希看在聯考時加分。這些父母的目的是相同的,都希看自己的孩子是“神童”,能夠無所不能是他們的最大希看。卻從未問過孩子願不願意。如何破解家長的憂愁、焦慮的情緒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題目,這個題目解決不了,孩子的負擔一樣減輕不了,不公平的教育環境會仍然存在,由於有需求才會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