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學習心得

我們憧憬,以人為本的理念成為貫穿經濟發展始終的真諦,每一個勞動者都能自由遷徙,自主擇業,充分釋放自己的創造力,不論來自農村還是城市;人人享有均等機會,諸如上學、工作、創業,都能獲得各種社會保障,諸如養老、退休、醫療,等等。

但在現實生活中,種種桎梏與藩籬,正阻礙著夢想的實現,包括歷史的、觀念的、體制的和利益的,如此等等。

由於長期追求經濟高速增長,gdp至上的觀念根深蒂固,它深刻地影響著政府部門及其官員的行為方式。譬如,長期以來,各級政府過多地參與或干預經濟活動,一方面助推投資過快增長,積累了沉重的債務負擔;一方面扭曲了價格,加大了交易成本,為腐敗孳生和蔓延提供了溫床。

由於改革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和利益關係藉機在新的土壤中板結、固化,嚴重抑制了市場競爭的活力。例如,一些超大型企業對資源和經營權的高度壟斷;又如,民營企業進入某些行業所遭遇的“高門檻”和“玻璃門”。

#p##e#

由於歷史的原因,城鄉之間還存在二元結構,不同地域之間還有較大差異,這種結構和差異,制約了生產要素的流動和統一市場的形成。而在一些重要領域,如金融、能源、大宗資源等,市場化改革更是遠未完成,低效率的投資享受著低利率的補貼,其代價則是儲戶的利息收入和對消費需求的抑制。

正因如此,xx總書記最近強調指出,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掃除上述種種桎梏和藩籬,才能推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與健康發展,才能實現中國夢。一言以蔽之,沒有全面深化改革,就沒有中國夢。

我們要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規範“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關係,有效激活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回應人民民眾熱切期待的優質公共服務、良好發展環境、社會公平正義等迫切要求。

我們要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核心,加速完善現代市場體系,穩妥推進利率市場化,匯率國際化,能源資源價格市場化;積極推動國企改革,放開市場準入,培育包括民營經濟、混合經濟等多種市場主體,形成公平而富有活力的競爭環境。

我們要以公平正義為核心,推動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推動分配製度改革,縮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序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

……

歷經35年改革開放與高速增長的中國,在躋身世界各國經濟總量前列的同時,又一次站在了改革與轉型的歷史新起點。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中國人民將為實現新的偉大夢想而再出發!

十八屆三中全會學習心得3

2024年11月9日至12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隆重召開。從三中全會公報的發布到《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播發,全國人民看到了新一屆中央領導在政策方針的大膽改革和堅定決心。這不僅鼓舞了全國各族人民緊緊追隨黨的領導,努力拚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而努力奮鬥的堅定決心,更讓全體黨員幹部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和堅定的信心,無疑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陣振奮人心的春風。作為當代重大研究生,我們要牢記“耐苦勞、尚簡樸、勤學業、愛國家”的校訓,緊緊團結在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努力學習,艱苦奮鬥,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努力奮鬥,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