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要點解讀匯總

財稅,公報提財政法制化、預算透明度。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這一方面表述,這幾年都差不多,這次更規範一些。新的提法是: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過去是財力和事權相適應。

5)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有一個提法,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場體系,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可能更清晰了。

6)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90年代國企改革很多禁區沒法突破,後來提了現代企業制度,一下子推開。比如,現代政府管理,行政改革空間一下子打開。中央深化改革方面下了很大決心,全面部署。可以期待中國的體制改革的步伐、力度非常樂觀。

7)政改,新提法是基層民眾自治制度,提到了社區自治、社區直選。

8)司法,是不是垂直管理,都是有可能的。

3、之前關注的一些點:

國企改革,(這一次公報)並沒有明確提出來,只是說增加活力。公有制和多種所有制,支柱和根基,總體上還是毫不動搖,變化不大。

金融方面的內容,放在了加強完善市場體系建設當中,沒有單獨表述。

金融、地方債沒有提到。很可能是因為爭議太大,涉及比較大的修改。公報里這方面表述比較原則性。

興業證券在電話會議中討論道:

大的方向,不溫不火,經濟彈性偏弱,目前最需等待土地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中信建投在電話會議中表示:

政治向左,經濟向右的改革可能留給經濟發展空間會比較有限。在觸及存量利益的情況下,增量改革的效果會非常有限。

中金在電話會議中表示:

大的方向確定以後,是由相關的專業部門來推動落實,但遇到扯皮應該還是由小組來協調決策。過去改革很多時候就是部門利益衝突部門相互推責,導致改革停滯,小組的成立恐怕也是出於這個層面的考慮。

分析師徐彪表示:

國企改革答案浮出水面:xx大報告裡曾經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十八大報告中將之刪除了,這次再度出山,而且多了兩個字“積極”。如果這句話還不夠明白的話,緊接著還有一句:“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也就是說,通過動股權的方式,來推動國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