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有哪些看點

第五,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原則。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其中的平衡點在於“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原則和要求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第六,制度更帶有根本性。決定又一次誇大,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視權利,讓權利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利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對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果斷、監視有力的運行體系,健全懲辦和預防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構成科學有效的權利制約和調和機制,加強反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特別值得留意的是,這個制度設計觸及很多根本題目,比如,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誇大事權;誇大調動中心與地方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誇大解決城鄉一體,讓農民享有更多的權利;誇大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等等。

……

三、我們該怎樣正確理解掌控進而貫徹《決定》精神?

第一,《決定》是綱領性檔案,不是具體操縱規範,關鍵是掌控內含的政治理念。依照大眾的迫切心態,《決定》應當告知大眾所希望解決題目的全部對策。實在,《決定》不可能直接規定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社會文化體制的具體措施,特別沒法提出明確而又具體的操縱性目標。也就是說,決定主要明確指導下一步工作的綱領和思想指導,有了巨觀決策,大量改革措施就會在今後的工作中應運而生。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諸領域的改革十分巨大,但卻存在於全進程,產生於“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決策。

第二,《決定》確立的是價值坐標和評價標準,不是固化形態,關鍵是弄清黨和政府的努力方向和前進目標。如上同理,一部偉大檔案,是由於其為我們確立的是一種清楚的價值坐標,以此引領社會。任何觸及具體目標和做法的檔案都是階段性的,走不遠,究竟社會是處於發展變化進程,不可能固化於一種狀態,而一旦固化意味著僵化。乃至西方很多影響巨大的檔案,包括英國大憲章、法國人權宣言、美國獨立宣言,等等,都反映著這樣的特點。固然,二者不完全具有可比性。

第三,《決定》解決的是思想熟悉題目,不是具體體制制度設計,關鍵是認清設計思路和走向。政治綱領主要解決政治熟悉,而政治熟悉也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進程,不可能一揮而就,當年設計中國的改革道路,也非把話說盡,而是誇大做後說,誇大不爭辯。社會和政黨在很多方面是相一致的,重大發展走向不可能盡數拋出,很重要的是從方向中感知一種精神的脈動,在此基礎上將自己引入改革的洪流,既作追隨者,同時又作開闢者。這一點對富於擔當精神者更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