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信訪局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典型事跡材料

縣信訪局為增強“為黨分憂、為民解難”責任感,對照信訪局的工作職能職責,切實把政風行風建設工作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的原則,以信訪戰線上張雲泉、潘作良等模範人物為榜樣,內強素質、外樹形象,自覺維護信訪工作者良好社會形象,在黨和政府與人民民眾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為全縣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了貢獻。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加大政風行風建設工作力度

為了做好政風行風建設工作,信訪局建立組織,加強領導,成立了政風行風建設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具體負責抓政風行風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規章制度,組織實施並開展督促檢查:

1、構築全縣信訪網路體系,建立和完善各項配套保障制度。按照市信訪工作新體制、新機制、新制度“三新”建設要求,為更好的維護全縣和社會穩定,信訪局配合縣委、縣政府調整配強了縣聯席會議組成人員,對全縣信訪穩定工作實行集中領導、集中指揮、集中管理。制定出台了《縣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組織與議事制度》、《縣處理信訪突出問題及群體性事件聯席會議交辦信訪事項辦理工作細則》、《縣信訪大廳規定》等22項信訪工作新制度和信訪大廳文明接待公約。建立了縣、鄉、村(社區)三級信訪網路體系,全縣形成了以縣聯席會議為總協調,以縣信訪大廳為依託,以鄉鎮、縣直單位信訪接待室為基層網路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訪網路體系。年初以來,共接待上訪906批次3393人次,其中集體訪162批次2261人次,個體訪744案次1132人次。

2、加強隊伍建設。選派政治可靠、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對民眾有深厚感情的幹部到信訪大廳工作,號召全體幹部認真履行職責,認真辦案,切實把信訪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建立信訪工作者良好社會形象。

3、建立領導幹部接訪、下訪、領訪等制度,確保信訪問題及時高效解決。按照《縣領導幹部定期接待民眾來訪制度》檔案要求,每天有一名縣領導在信訪大廳進行接訪,縣委書記、縣長每月各安排一天時間到信訪大廳接訪。各鄉鎮、各部門也參照縣信訪大廳做法,鄉局級以上領導在所在單位信訪接待室進行接訪,主要領導每周親自接訪一次。在接訪過程中,對來縣、到市、去省、進京的集體訪、非正常訪的重大疑難案件,落實領導包案制,實行“六包”即包調查、包處理、包督辦、包結案、包息訴息訪、包穩定。今年以來,縣級領導共接訪249案次,解決信訪問題244案,結案息訪率達98%。鄉局級領導接待處理信訪案件130案次350人次,解決信訪問題118案,結案息訪率達91%。

二、開展職業道德教育,促進政風行風建設

年初以來,信訪局從本單位的特殊性出發,以部門為單位開展了職業道德教育,採取措施積極為民眾服務,有力的促進了政風行風建設。

1、不斷完善部門規章制度,並公布各部門文明服務承諾,加強自身檢查,進一步做好糾風工作。

2、加大行風教育和監督工作力度,切實把糾風工作落到實處。在全局各部門、各崗位開展爭先創優活動,積極參加全市信訪系統學紅歌、唱紅歌大型歌詠比賽活動,增強了敬崗愛業意識,促動了信訪幹部的工作熱情和進取意識。

3、利用輿論做好政風行風建設的宣傳工作。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做好信訪穩定工作,以此推動糾風工作的更好開展。

4、加強機關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改革發展,堅持務實創新。

5、樹立先進典型,讓先進典型引路,讓黨員幹部學有典型,乾有榜樣。

6、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堅持“兩個務必”,反對大手大腳和鋪張浪費,在各項工作中都精打細算,嚴格把關,量入為出,充分使用好有限的資金和資源,充分體現領導班子感召力和戰鬥力。

全年,信訪局按照縣糾風辦的工作部署,實實在在做好政風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黨員幹部無一起違紀現象,全體工作人員無一人被投訴,信訪局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級和全縣民眾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