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德育先進工作者事跡材料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沒有再優越的職業了。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已深深體會到了他的優越。優越的職業,當然要付出很多。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扮演多種角色:第一、要像嚴父一樣要求學生;第二、要像慈母一樣疼愛學生;第三、要像朋友一樣理解支持學生;第四、要像智慧的化身一樣傳道授業、解惑。我們現在置身於改革大浪潮之中,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的改革,需要我們去實施、去探索。我深深體會到了肩上的重擔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熱愛這個職業,更熱愛我的隊員,所以長期以來我努力工作不斷進取,在政治思想上始終堅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xx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堅持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時時處處以大局為重,加強團結,踏實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犧牲了大量休息時間和節假日。去年在差不多天天都加班的緊張工作中,仍堅持抽出有限的休息時間進修河北師大“國小教育”課程,學習有關教育的報刊,成功、策劃組織了“新世紀我能行長征體驗活動”及全區體驗教育活動現場交流會,完成一篇國家級教育論文(獲國家級一等獎)。下面是我一年來工作剪輯,也算是教學拾零吧。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我國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本質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從我擔任大隊輔導員開始,我就深深的意識到這一點:國小生剛剛步入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他們就像一張白紙,而老師就是一位丹青能手,這張紙被塗成暖色調還是冷色調,全憑老師去描繪。所以必須注重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第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因為我校地處邯鋼附近,周圍環境是髒、亂、差,學生從家裡來之前剛洗過臉,可是等走到學校時又成了“小黑臉”。於是我在校門口值周處放上臉盤、香皂、毛巾,讓那些來到學校的“小黑臉”在這裡洗洗臉,然後再進入學校。時間一長,學生們愛乾淨了,那些蓬頭垢面的小鬼都變的眉目清秀了。

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首先,要求全校的學生在上課前擺放好上課要用的學習用品;其次,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正確姿勢(聽課姿勢、讀書姿勢、寫字姿勢);最後,下課後要求學生把自己的學習用具收好,把自己的桌椅擺放好,方可離開教室去玩耍。

第三、培養學生會說禮貌用語的習慣。

每學期開學初,總要通過課間操、知心廣播站等形式,向學生宣傳文明禮貌用語,要求學生無論身處何地總要用文明的語言,嚴禁用不文明的用語。

二、精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

“活動”是少先隊的一個重要陣地,“活動”的好壞,直接衡量一個輔導員的水平。因此,我主動出機,緊緊把握時代契機,開展好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

近年,國家提出減負已來,學生有了充足的業餘時間,如果這段時間利用不好,學生便會誤入岐途。因而,我組織開展了各種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如:廚師興趣小組、禮儀興趣小組、小小交警員、科技小組等,來抓住學生的這段時間,使其能夠正確利用好減負後的多餘時間。除此之處,我還緊緊抓住傳統活動:“三八”婦女節開展“我當一日媽媽”活動;“植樹節”組織學生給小樹苗澆水;“清明節”開展“長征體驗活動”,讓學生體驗革命烈士長征的辛苦,以實際體驗來感受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在此基礎上,以實現“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這“兩個一”與“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這“四個一”的統一(即“二•四”統一)為重點,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活動,並把“二•四”的統一作為整個活動的“調節器”,按照“雛鷹試飛——精心導航——收兵休整”這樣的節奏和“注重實踐——突出‘習’、‘練’;注重過程——突出‘識’、‘悟’、注重感受——突出‘見’、‘聞’”這樣的原則,指導各中隊、各隊員按照“選目標——進情境——入角色——談體會——求升華”的步驟進行活動。“六一”來臨之際,我校的“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活動終於喜獲豐收,圓滿告一段落。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在各行各業不同的崗位上體驗了不同角色的酸、甜、苦、辣,明白了現在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懂得了“不努力,沒毅力,什麼都乾不好”的道理;了解到“行有行規,不能隨心所欲”;初步認識到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首要必備的品質;學會了尊重他人,尊重勞動者,孝敬父母,珍惜勞動成果和樹立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意識;意識到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