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黨支部書記事跡材料

為迅速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提高農民生活品位。近幾年來,××同志克服困難,排除乾攏,對全村所有基建建行了“四化”改建。一是投資110餘萬元,完成了“田”字型主要街道和巷道的硬化,全長10.7公里,徹底解決了村民行路難問題;二是投資70餘萬元,對全村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同時興建了一個占地13畝大的街心公園,安裝了體育器材等配套設施,三是投資20餘萬元,在大街小巷安裝了80餘盞路燈,使村民結束了晚上行走靠月亮的時代;四是建立衛生長效機制,制定環境衛生公約,確保全村乾淨整潔。

園林村建起後,××同志又重點組織村民發展村裡的公益事業。一是建設了一個農民文體活動中心。共投資35萬餘元,配套安裝了各種體育健身器材,修建了高標準籃球場,添置了桌球、象棋等娛樂用具。去年又投資20餘萬元,建起了一座高標準的人民舞台,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活動。二是建設了一個標準化“希望國小”。××同志托關係、找熟人四處借貸,動員全村在外幹部職工和村民捐款,他本人率先捐款5000元,他在運城工作的弟弟剛購置了新房,經濟十分拮据,也動員他捐款3000元,兩個兒子結業剛上班,沒有積蓄,也分別捐款100元。在他的影響帶動下,廣大村民踴躍捐款,使希望工程國小如期竣工。三是創建完善了村級衛生所,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建立了村級便民連鎖店,極大地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

在迅速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提升農民生活的同時,××同志帶領支村委一班人把培養“懂技術會經營、懂政策守法規、講文明會生活”的新型農民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近幾年來,他以黨員活動室、現代遠程教育網為平台,對村民講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對外出務工農民進行技術、勞動技能培訓,並對村民進行集中學習,從而使村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提高了廣大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質,使他們成為懂政策、明法律、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同志一心撲在新農村建設上,而今,雙廟村已成為一個環境美、生態優、村風正、民風淳的文明和諧新農村,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和廣大村民的讚揚。他面對成績不驕傲,全身心投入,按照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抓緊抓好各方面工作,務實創新,相信雙廟村在他的帶領下會再展更加迷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