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基層幹部樂於奉獻先進事跡:紮根基層 樂於奉獻

我是一名基層工商幹部,長期戰鬥在邊遠湖區。多年來,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我始終堅持恪盡職守,發揚無私奉獻精神,為所摯愛的工商事業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先後被省局評為先進工作者,被**市局評為“百佳”工商幹部,被**市局樹為學習的先進典型。

一、奉獻體現在默默無聞,腳踏實地

光陰似箭,時光如梭。轉眼我已在工商部門戰鬥了二十多年春秋,我將“奉獻”作為一種信念始終熔化在血液中,落實在工作上。我認為,通過腳踏實地的工作時刻詮釋著這種信念。說起奉獻,可能有人會認為只屬於英雄的行為,是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尚和無私。我則認為,普通人做好平凡事,就是一種奉獻。1987年4月從部隊退伍後,我被分配到麻河所工作,從此,開始了工商行政管理生涯,並一直紮根湖區工作。

我深知,知識要靠積累,工作要靠態度。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到崗後,為了儘快縮短一名軍人到國家工作人員的距離,熟練掌握業務知識和工商法律法規,我堅持認真學理論、學法規,勤于思考,謙虛請教,《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成為我的良師益友,不斷地為自己充電,同時,腳踏實地的乾好身邊的每一件事。不斷地學習積累為後來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後,我立足本職,腳踏實地做好監管服務工作。1989年我在麻河工商所任專管員期間,了解到涼亭村是一個以紡織草包為主的家庭副業村,由於信息不暢通,造成草包滯銷,村民一籌莫展後,及時與楊水湖糧管報聯繫,為他們牽線搭橋,為村民找到了銷路,共銷售草包10萬餘條,為他們解決了實際困難。事後,村民感激不盡,村支部書記還專門到所里致謝。

二、奉獻彰顯在盡職盡責,無怨無悔

1998年至XX年,我在劉隔任副職期間,甘當綠葉扶紅花,邊工作邊總結工作中的成績和不足,不斷給自己定位,反覆告誡自己,沉心踏實做好本職工作,不待揚鞭自奮蹄,對領導分配的各項工作積極主動完成,並努力配合主職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XX年,市政府撤銷了楊水湖鄉的建制,7人編制的工商所也被取消,分局指派我一個人到楊水湖去工作。面對這個調配,我心裡明白,這意味著壓力和重擔,是對我的一次重大考驗。我去了,一乾就是三年。在這三年里,我身兼數“職”,即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還是炊事員;同時,沒有執法交通工具,也沒有後勤保障,再加上工作任務重,在這種條件下,我沒有退縮,沒有放棄,而是勇敢的堅持下來了,因為我有一種信念——奉獻,它是我力量的源泉,是這股力量,支撐著我,伴隨著我堅守崗位。但卻讓我虧欠了自己至親至愛的家人。大家知道,楊水湖是一個糧產區,九至十月秋收後,是我們工商管理人員監管任務最為繁重的時段。我的妻子患有心臟病,也是我的一大心病,因為不能陪在身邊照顧,所以一直最令我提心弔膽。XX年9月的一天,我妻子的心臟病突然發作,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妻子病發時,只有年幼的女兒在她身邊,見到媽媽萬分的痛苦,女兒害怕得哭著叫媽媽,妻子掙扎著讓女兒別哭,讓女兒打電話給爸爸。接到女兒緊急的電話,稚嫩的聲音喊著爸爸快回來的剎那,我的心都在流血。此時,我正好有一件糧食案件在處理,在這個節骨眼上,因工作不允許我隻身離開,我的內心無比矛盾和焦慮是儘快回家照顧妻子,還是先處理完工作再回,讓我舉棋不定,但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選擇了後者。我一面趕緊打電話給鄰居幫我去照看病痛中的妻子;一面堅持處理好了工作。等我回去的時候,妻子已經躺在了醫院。此事過去很久,還有人在質疑我處理事不分輕重緩急,我只是淡淡一笑、不再辯解,因為只有自己深知,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工作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激勵著我作出了選擇工作,事後雖然有些遺憾,但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