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局退休職工投身公益先進個人事跡

**同志是**水文局退休職工,現年83歲,中專文化,工程師職稱。於1951年1月參加水文工作,1985年12月退休,在水文戰線上工作的三十多個春秋里,劉老一直以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樸實正直的處事風格受到同志們的尊敬,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退休後,他發揮自己的餘熱,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積極投身於各項社會公益活勸,儘可能的發揮自身價值。

一、轉變觀念,身體力行。

1、身後遺體,無償捐獻。

1997年的一天,劉老無意從電視等媒體得知我國醫學教學事業急需人類遺體進行解剖教學這一訊息後,立即萌發了捐獻遺體的想法,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對於身後事的處理還相對保守,如何取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成了劉老考慮得最多的問題。於是他四處收集遺體捐獻的相關資料和報導,在一次家庭會議上向家人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令劉老出乎意外的是,家人不僅沒有反對,而且非常支持他,這令劉老感到非常高興。有了家人的支持,劉老的心裡踏實多了,隨後經家屬及單位簽署意見,本人自願申請,遞交到了省級醫學單位,1998年10月8日,劉老最終如願以償地與**省湘雅醫學院簽訂了遺體捐獻協定書,並經市公證處公證。

2、嚴傳身教,樹立榜樣。

劉老家祖孫四代都是晚婚晚育,特別是在重男輕女、封建思想非常嚴重的上世紀五十年代,曾作為青年知識分子的劉老作出了終身只要一個孩子的決定,女兒長大結婚後,同樣生的是女兒,受父親的影響,女兒也同樣決定只要一個孩子。目前,劉老家已是四代同堂,且三代都是獨生女,在劉老的言傳身教下,一家人和睦相處,互尊互敬,曾於1998、XX、XX年分別被單位評為“五好文明家庭”。

3、勤奮自學,樂在其中。

退休後的劉老總也閒不下來,每天看新聞、看報、收聽廣播、抽時間旅遊及時了解國家大事都成了劉老最大的愛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些年來,電腦的套用也日漸廣泛起來,看著電腦在生活中越來越廣泛地被普及運用,劉老又心動了起來。女婿家前幾年買了一台電腦,劉老便每天興致勃勃地要女婿教他用電腦,從最簡單的操作到上網瀏覽新聞,劉老硬是花了幾個月時間反覆練習,還自己親手編輯列印了“保健知識“、“國語初學要訣 ”等資料無償送給社區老人和想學國語的民眾。用劉老的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才充實。

二、發揮餘熱,老有所為

1、加入志願者行動

XX年3月5日,**團市委在中心廣場舉辦學雷鋒義務服務活動,並現場招募志願者,當時劉老看到了許多年輕同志在積極涌躍地報名,心裡立即產生了想成為一名志願者的想法。在報名時,團市委工作人員滿心疑惑地看著這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並詢問他這么大年紀了為什麼還想成為一名志願者,劉老不緊不慢地說到:“人和社會的關係主要是權利和義務的關係,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國家對老年人也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愛,我們在享受國家好政策的同時,也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社會,發揮餘熱。”劉老的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團市委也破例實現了劉老的願望,劉老也成為了當時本市年齡最大的“青年志願者”。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劉老忠實地履行著一名志願者的職責。

劉老自費購買了家用電腦數字血壓儀,定期為周邊社區和本單位的老年朋友測量血壓120多人次;多次深入蘆淞區、石峰區敬老院義務為老年人測量血壓170多人次,並向他們捐贈了一台助聽式血壓計和保健書籍,在節假日對這些老年朋友進行探望。XX和XX年的學雷鋒活動日當天,團區委設點為劉老用數字式電腦測量儀為街頭民眾義務測量血壓和發放保健資料86人次。

XX年8月,王塔沖社區臨街十一間鋪面破舊不堪急需改建,劉老作為土建工程師應辦事處書記邀請免費參加了該工程的設計、施工。因方案一再修改,該工程多次變更設計、施工及決算等工作,劉老不厭其煩,運用自身專業所學,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後為該工程節約投資三萬餘元。後又為周邊2位民眾危房改建、提供設計圖紙、購房過戶、購房質量檢測以及本單位基建等提供免費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