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老站長深耕作業先進個人事跡

再苦、再累,也值!

**同志,男,朝鮮族,1952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73年參加工作。1985年—XX年任**鎮農機站站長。該同志從一名普通拖拉機駕駛員到農機站站長,這一乾就是20多個春秋。XX年鄉鎮機構改革時,**同志考慮到自己年歲已高,主動提出從站長職務上退下來,以培養年輕人擔任站長職務,但此後農民民眾仍熱情地稱其為“李站長”。他本人先後獲得“**省水田深耕作業先進工作者”、“全省農機化先進工作者”、“**州農機工作先進個人”、“全州‘平安大道’活動先進個人”、“全縣農機化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並連續多年被縣鄉兩級評為先進個人、優秀黨員等。可以說,**同志是我們農機系統在開展“雙爭”活動和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代表。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都做好事可就不容易了。**同志就是常年如一日地心裡裝著民眾,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幫民眾之所需。20多年來,他在農機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贏得了農民民眾的高度讚許,譜寫了一曲新時期基層共產黨員的感人篇章。

**同志是**鎮農機發展的領航人

**同志上任時,**鎮的農機化水平還比較低,原因是農民擔心花幾萬元買一台機械,一年只忙一個多月,很難說賺多少錢,風險太大。對此,**同志也是很有顧慮。恰逢購置農機具國家給予補貼,購買一台聯合收割機補貼30%左右。有了這樣好的優惠待遇,**同志頓時吃了“定心丸”。在多次考察農機市場的基礎上,為了摸清全鎮農機發展、分布、總量等情況,他挨村挨戶走訪調查,深入到種植農戶家中作思想政治工作,詳細講解農機化作業的好處。經過他的耐心說服,廣大農民深受感動,願意出資購置農機具。幾年下來,**為了**鎮村屯實行機械化作業,常年在外奔波,落下了胃痛、關節炎的毛病。這期間,縣農機管理總站曾調他到局農機監理站工作,但是**同志在縣農機監理站工作不到一年,又回到了自己深深熱愛的鄉鎮農機推廣事業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帶動下,**鎮農機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鎮現已發展拖拉機421台,機動插秧機34台,背負式割曬機27台,聯合收割機5台,割曬機24台。耕、種、收機械化水平已達80%以上,高出我縣平均水平的50%以上,是我縣農機化水平最高的一個鄉鎮。

**同志是**鎮農機人心目中的貼心人

在**鎮一提起農機站**站長,廣大幹部民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大家都交口稱讚老李“這個人做事實在,肯為咱老百姓辦實事,是咱們的貼心人!”。

**同志為了讓這些機器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平時苦練基本功,全面掌握各類機器的維修保養技術。對民眾在農機具維修、使用、養護方面需要指導和幫助的,從未說一個“不”字,真正地做到了有求必應。為了更好地服務於農機手們,每逢空閒,他還帶上一台專門的維修箱,駕駛機車,穿梭於方圓百里的農田。在**鎮內的任何地方,只要農機業主需要,不管白天黑夜,你只需撥打“133xxxxxxxx”,沒過幾分鐘,你就會聽到“突-突-突”的機車聲,就能見到背著多功能工具箱而來的李站長。為此,當地農民民眾稱**的電話是“農機110”。

**鎮有不少的老式收割機,維修保養任務十分繁重,**同志常常維修到半夜。有時剛躺下,又被熱線電話催走。記得有一年5月份的一天凌晨,鏡城村村民孫玉林因缺乏機器用油常識,造成油路堵塞。當時天剛蒙蒙亮,**接到求助電話後,立即“出警”,趕往離家七里外的現場,光著腳丫維修了一個多小時。機器是修好了,可他的雙腳卻因長時間被冷水浸泡,凍得又紫又僵。他渾然不顧用蘸滿油污的雙手接過民眾送來的熱茶,摯朴地道一聲感謝,臉上露出的卻是勝利的笑容。還記得那是一個金秋十月的一個清晨,**村姓段的村民家稻麥聯合收割機在稻田裡“罷工”了,又是農機“110”請到了**,不到一會兒功夫,那笨重的機器開始正常工作了。此時,有人看到地上斑斑血跡,這才發現老李右腳被一個拇指長的釘子狠狠地扎了進去。對此,村民非常過意不去,趕緊爭先送來毛巾、熱開水和藥品。他愛人得知此事後,心疼地埋怨道:“你老是這樣,不要命了……”。由於長期的勞累和飽受的風寒,**同志的膝關節腫得很嚴重,走一步都鑽心地疼,但是他為了不誤農時,還是肩挑工具箱,一瘸一拐,巡迴田間,看到他的人都十分感動,深情地對李站長說:“瞅你這模樣,哪像個站長啊!”是的,他從來不擺“官樣”,也從來不打“官腔”,對待農民民眾勝過自己的親屬,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實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