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及事跡材料

張玉才,鄆城縣畜牧工作站助理畜牧師畜牧站站長。多年從事畜牧技術工作。“十五”期間,先後從事多項科學研究工作和多項畜牧技術推廣工作及優良家畜品種推廣工作,成績顯著,多次被評為縣、局先進工作者或優秀人才,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主要事跡如下:

一、認真貫徹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努力提高畜牧業生產科技水平。

“十五”期間,於 XX年 2月至 XX年 10月 28日,他和畜牧站其他同志及農民科技能手楊玉華等到人,在鄆城縣鄆城鎮西邊莊楊玉華狐狸廠進行了《芬蘭原種狐狸人工授精忙改良北極狐試驗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北極狐個體小,皮張小,經濟價值低,以芬蘭原種狐狸與本種北極狐直接交配,個體差異大,不易成功,採用人工授精技術和他們自行篩選的稀釋液配方。克服了直接交配的困難,而且大大提高了配種數量,取得了較高的受胎率,並且顯著提高了 f1代的個體大小,毛皮質量和經濟效益,對我國狐狸的養殖和產品的出品創匯發揮了較大的推動作用。該研究課題通過了專家組技術鑑定,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XX年 8月以後,他參加了《優質肉羊健康養殖產業化生產技術開發》重點課題研究。該課題以小尾寒羊為本,薩福克羊為父本,進行雜交肉羊產業化開發。計畫三年完成課題研究,目前已經進行了二年。他是本課題的主要技術人員之一。又是小尾寒羊純種示範場——鄆城縣大鵬牧業有限公司的業務和技術負責人之一,積極參與小尾寒羊的選育飼養和繁殖工作,認真建立了良種檔案和健全了各種記錄,並且親自到良種純繁基地地五處鄉鎮,深入良種飼養戶進行技術指導,建檔填卡,定期測量、記錄,進行科學飼養。他還參加了小尾寒羊的雜交生產技術工作,先後到玉皇廟、侯集、黃集等鄉鎮,進行技術指導,選擇優質母羊,指導良種飼養戶開展人工授精,提高了情期受胎率,對雜一代羔羊,採用科學方法進行培育。提高成活率和生長建設,並且利用本地飼料資源,配製了科學飼料配方,試驗篩選了優質飼料添加劑,加強了羔羊的育肥進程,為小尾寒羊的高產、優質、高效生產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目前,小尾寒羊母羊核心群已達到 8000餘只,年產純種優質公羊 50隻,完善鄉鎮人工授精論(點) 15處,五改良鄉鎮改良面達到 80%,牧草種植面積達到 2.5萬畝,達到或超額完成課題年度計畫指標。

二、積極進行技術推廣和家畜良種推廣。

我縣是小尾寒羊和魯西黃牛的中心產區和良種繁育基地,他做為技術骨幹和主要負責人之一,積極參加良種推廣工作,把小尾寒羊、魯西黃牛推向了全國各地。 XX— XX年,累計參與外調小尾寒羊 12萬餘只,魯西黃牛 XX余頭,不但促進了人國畜牧業的發展,而且為我縣養牛、養羊開闢了廣闊道路。同時,他積極投身畜牧技術推廣工作,經常深入農村農戶進行良種選育、飼養、氨化,人工授精等技術指導工作。並且經常出發到外地,對引種客戶進行技術服務工作,五年來,先後進行各項技術服務工作 300多次,技術指導了 3000多人次,為畜牧業的科技進步貢獻了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