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務副鎮長先進事跡材料

李士強同志先進事跡材料

李士強,男,漢族,大專文化,1964年12月出生,1985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烏敦套海鎮人民政府常務副鎮長。該同志多年以來恪盡職守,愛崗敬業,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工作取得出色成績,深受當地幹部民眾好評。

作為領導幹部,李士強同志一貫維護班子的團結和權威,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講求長遠,顧全大局,積極主動為班子最佳化決策出主意,想辦法,獻計獻策,當好參謀和助手。在執行班子決議時,不變通,不走樣,力求創造性地圓滿完成。

在自身學習生活方面,李士強同志嚴格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踐行“xxxx”重要思想,體現黨員先進性。他從不放鬆政治理論、政策法規、實用技術、現代科學、領導藝術等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理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

李士強同志分管全鎮的農業、畜牧、林業、農經、城管、居委會等工作。對每一項工作,他都當作事關全鎮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大事來抓,統籌兼顧,使上述各項工作均得到長足發展。

為了當地農牧林產業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李士強帶領涉農部門專業技術人員,走遍全鎮的每一塊農田、沙地,深入實地搞調研,探討適合具體情況的發展路子;與農民交朋友、結對子,引導、扶持他們更新觀念,面對市場,發揮各自優勢,打造相對穩定、具有潛力的特色產業。XX年,全鎮大搞特色種植,發展定單農業,建成規模達2萬畝的玉米種子繁育基地和2.5萬畝的綠色食品基地,籌建了占地30餘畝的脫水蔬菜廠。期間,農業技術人員和產業開發工作人員實施全方位、不間斷、無缺位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使農民生產有技術指導,收穫有出售保障。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即增加330元。更重要的是,農民從傳統經營步入市場運做,實現了經營理念的轉變,同時,開發了當地農業市場,使紅山品牌應運而生。面對烏敦套海鎮畜牧業起步低、品位低、效益低的現狀,李士強率先建暖圈,修窖池,舍飼小尾寒羊,並引進優質種公羊無角多賽特,走出鎮內養殖業的新路,示範帶動農民屏棄傳統養殖方式,進行規模養殖、環保養殖、效益養殖。到XX年末,烏敦套海鎮的養殖業已初具規模:肉羊出欄1.2萬隻,存欄5萬隻,肉牛出欄270頭,存欄820頭,奶牛存欄90頭,草原綠鳥雞年出欄30萬隻,在全鎮形成了3個養羊村,2個養雞村,1個養牛村。舍飼的全面展開,使當地秸桿能夠有效轉化利用,綠色食品基地有了充足的有機肥料,農村富餘勞動力可以就地消化,為農民增收開闢了新路,同時也使全年全境封育禁牧工作得以順利實施,使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和改善。林業生產是XX年全鎮工作的重頭戲,德援項目、世行項目、第五期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京津唐治沙項目、退耕還林還草項目同時展開。李士強同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親臨第一線,嚴把質量關,務求實施一處,成功一處,見效一處,建設與保護並舉,使項目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都得到充分發揮。年內全鎮共植樹1.2萬畝,退耕還林草4000畝,人工草地面積總計達到3.8萬畝。而天氣的連續乾旱,對林草的成活構成嚴重威脅。李士強號召村民象對待耕地一樣管護項目區,及時澆水鋤草中耕,使林草成活率均在80%以上,項目建設成果得到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