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紀實

xx村地處姜堰市的東北部,地域面積2.82平方公里。行政區劃調整時,由原x、益眾、丁堡三村合併而成的現在的婁莊鎮x村,全村共有25個村民小組,864戶人家,總人口2907人,耕地面積2263畝。全村現有私營企業18家,個體工商戶62戶,XX年總產值近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674元,村集體年收入50萬元左右。多次被表彰為“泰州市文明村”、“社會治安安全村”、“小康示範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泰州市巾幗示範基地”、“姜堰市科普文明村”、“雙引工作先進村”、“姜堰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典型村”。x村成為近年來婁莊鎮一顆升起的新星。

黨的xx大以來,x村針對農村普遍存在的“屋內現代化,屋外髒亂差”的生活實際,以創建生態、和諧的文明村為目標,堅持從“細胞”抓起,以新農村建設小康示範村、全市33個村莊整治試點村為切入點,開展了一場改變農村面貌和落後生產生活方式、創建文明新村活動。經過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村人居環境、精神面貌和黨群幹群關係發生了明顯變化,實現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明確目標 齊抓共管

面對當前的形勢,該村兩委會一班人深刻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這一舉措是為民造福的一個系統工程,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形勢下的拓展和延伸。為了形成全村上下一盤棋,通力合作抓建設的工作格局,該村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健全了以宣傳、村莊整治、農村工作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加強領導,進一步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同時,通過專欄、牆報、廣播等宣傳渠道,結合請進來送出去的方法,即出去參觀學習和請專家教授技術人員講課等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發動、著力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意義、內容和途徑講清楚,在民眾中叫響“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的口號,為深入持久地開展新農村建設創建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與此同時,村兩委會在村莊整治中注重地方特色,緊跟農民需求,分別輕重緩急,因村制宜,科學編制規劃,尊重農民意願,不搞大拆大建,使示範點村容村貌明顯改觀。一是按照新修編的建設規劃,依託保留現有的村莊,啟動新農村康居工程,配合適宜的基礎設施,吸引農民將新建、翻建的農房建到規劃區上,構建合理的村莊形態,前期已經在中稻栽插之前將12畝土地調整到位,並按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要求,科學分步實施的原則,專門請無錫建築設計院為本村描繪了康居示範村建設規劃,並通過了泰州市建設部門規劃論證。新區首批工程規劃16幢連體別墅,一期工程已有8幢開工建設,年底交付使用。二是高起點規劃,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該村規劃高標準整治村中心的翟家莊河,實行河道護坡硬質化,沿河綠樹林蔭化,亭台樓閣休閒化,小橋流水園林化,力爭建成一處集休閒、娛樂、健身於一體的高標準農民公園,該工程計畫總投資約80萬元,一期工程重點是河道護坡,將河道兩側用混凝土空心磚護坡,對河坡進行整治綠化,預計11月底前完成工程任務。

因地制宜,突出重點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規劃先行,因村制宜,集中民智,調動民力,少走彎路,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該村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地制宜先後研究制定康居示範村規劃和新農村建設五年規劃和年度實施計畫,按照區分情況、分類指導、先易後難的原則,不搞“一刀切”,做到在改善環境的同時不增加農民負擔。規劃經專家認定和村民民主討論確定後,分步組織實施,防止“一窩蜂”現象的發生。

在建設中,該村堅持從農民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農民民眾最迫切希望解決又最能凝聚民心的“四化”建設入手,突出重點,急事先辦,讓農民民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一是淨化出行環境。重點對原益眾朱家莊村部十字路口環境進行整治,拆遷了部分農戶的廚房和豬舍,打通了朱家莊的道路,對道路進行了水泥路面的鋪設,改變多年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面貌,基本達到家家戶戶出門就是水泥路,解決民眾長期出行難的問題,得到廣大民眾的一致稱讚。二是美化道路環境。整治道路兩側的雜草和種植物,搞好村莊綠化、最佳化生態環境。專門請市園林綠化專家,對村莊綠化方案進行綜合評審,按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總體要求,拿出村莊綠化方案,並按方案要求付諸實施。對村辦公室至丁溪橋口水泥路面約1.5公里道路兩邊進行了填土,並全部栽上了小葉黃楊2萬株;對沙婁路兩側近2公里路段栽植楊柳、紅月李、塔柏、紫微等花木0.3萬株,沿路形成錯落有致、相互點綴的格局。通村道路全部設定高桿路燈60多盞,保持了四季常綠、有樹有花,夜裡路燈明亮,白天景色宜人。三是搞好街院淨化,解決環境髒、亂、差問題。把治“五亂”作為重點,把推廣使用新型能源、改水、改廚、改廁和建設養殖小區作為淨化農村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廣泛宣傳培訓,積極布點示範。四是最佳化健身環境。為了進一步豐富村民文化、休閒娛樂健身的需要,經村兩委會研究投資5萬元,在村部南側新建面積約500平方米的籃球場、健身器材集一體的綜合健身場地,使村民們真真切切地享受了“現代城市生活”。在開展創建活動中,樹立和增強統籌發展的觀念,努力把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協調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注重建立建管並重機制,通過實施有效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確保村建一個,成一個,鞏固一個。